幾十年來,可算是半票觀眾、半票影迷,所謂半票乃不求甚解,扣我兩端空空如也,不為寫影評,不為研究來龍去脈,也不做功課,如請客食飯到時赴會,當然也有沖着導演明星編劇非看不可的電影。
因此,有時看過的影片,再讀資深影評人的文章,茫茫然不禁糊塗起來,怎麼人家看到的,你不知不覺,不為所動?是感覺的模糊還是不夠格觀賞?後來一想,這樣也好,一個純粹的半票觀眾所得到的與專業所得到的,各得所需,如此而已。
像最近看早場,期待許久的大美人影后珍妮花羅倫斯這部「媽媽!」,連她的導演蜜友達倫都說是一部有關環保拯救地球;靈感出自聖經創世紀的戲,誰是亞當、誰是夏娃、誰是伊甸園代表地球……,但我看到的卻是一部男女雙方不對等的愛情所產生的恐怖悲劇。她努力的經營兩人世界,還希望開枝散葉,為心愛的才子丈夫生兒育女,而那位詩人作家,不僅寫不出東西,還因為這樣偏僻的不受打擾的田園生活,再也找不出難產的藉口而若有所失。
陌生人的闖入兩人世界是災難的開始,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及順從是更大的災難,而悲劇之所以發生正因為對現狀一個滿足一個不滿足,伊甸園之所以變成地獄是由於這樣不對等的愛情。
浪漫驚慄也好,環保救地球也罷,聖經的寓言,現實的荒謬,無論導演有多大的野心,有多麼不俗的才華,也許他也像影片中的才子巴頓一樣,他其實也熱愛人世的繁華,也懷念那夜夜笙歌、高朋滿座曾經有過的年輕歲月,試問真實的人世間有那一個才子是安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