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想回味的事和人 - 陶傑

你只想回味的事和人 - 陶傑

英國日裔小說家石黑一雄得諾貝爾獎,瑞典委員會讚頌其作品對於人的回憶、以及如何埋藏傷心的往事,有很深沉的探討。
人的一生,平均經歷二十四億秒。在理論上,每一秒鐘都留下記憶。美國猶太心理學家賈恩曼指出:人的自我意識有兩種,一種叫「經驗自我」(Experiencing Self),另一種叫「記憶自我」(Remembering Self)。
人的意識感覺的所謂「現在」和「當下」,只有三秒鐘。因此什麼叫做「往事」?嚴格來說,三秒鐘之前的見聞和經歷,已經算是「往事」。
然而每一個人對於往事的經歷,帶有篩選。賈恩曼認為:西方國家的中產階級,假期喜歡去旅行,旅行就是人對於「記憶自我」的蓄意選擇。也就是說,旅行時你會拼命拍照、Selfie,上班時你不會,因為你認為旅行的經歷總比日常上班時更美好。
因此,中國政府希望中國的平民仇恨日本,但香港的年輕人對於日本總無法仇恨得起來,因為香港人去日本旅遊享有免簽證優惠,港女港仔對於日本的一切飲食服務文明,以及日本人的禮貌,都美好無瑕,東京、大阪、北海道,有大量蘋果手機的Selfie圖片為證。
香港下一代「記憶自我」的話語權,操縱在日本手裏,以及英國末代港督彭定康的手裏。因此當愛國愛港的中國上一代人,嘮嘮叨叨地不停講述所謂的南京大屠殺和鴉片戰爭之類,還有什麼一九六七年反英抗暴、白皮豬如何欺凌中國同胞呀什麼的,這一切都只屬單方面叫你仇恨日本和仇恨英國殖民的「論述」,對於二十一世紀,香港的下一代,一句也聽不進去。
單方面的論述,只限於言詞,對於聽說話的人,只是上課,連上班工作的刻板生活也不是,連「經驗自我」也無法建立,更何論由每一個人自我挑選的「記憶自我」了。
因此,我很同情林鄭特區政府如何使出吃奶的力氣推行「國民教育」,很難很難的,除非先立法禁止港女港仔去日本旅遊,同時則高官和有錢人的子女不送香港的「國際學校」和英國寄宿學校。同時實行十年,其間全香港中小學強制看「戰狼2」、「戰狼3」一直到第十集,香港下一代才愛國有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