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頓麻辣菜式,吃得人人呼麻呼辣卻難忍美味、難禁過癮……帝苑酒店「東來順」一席道地麻、辣、香;前菜:麻辣滷腐皮、麻辣雞鳳爪、麻辣花螺。
主菜:青花椒田雞、碧波桂魚、紅袍辣子和牛粒、水煮本地牛頸脊、水煮杜柏羊上腦、蜀府羊排、辣子黃油雞煲、香麻辣子海中蝦……還未計只是辣,而非麻辣類別好幾樣其他菜式。
香港人吃得了辣?
二十年前你問這個問題,回響頗多:辣死人咩、點食啊、從來唔食辣嗰喎!
二十年後反應:嘩、正!
邊度有得食?
香港人的口味在北漂、溝北姑、行走大江南北搵食中培訓浸淫,不少訓練有素;吓、冇辣?點食啊、呢餐飯?
香港人成份,所謂原來港人難免逐步變作非原來唯一的主流,嗜辣省分人士在維多利亞港兩岸上升率、穩步上揚。
粵人不吃辣、怎會?
什麼辣椒醬、辣椒油、XO醬、辣椒豉油……多不勝數,只是辣太霸道,主清淡粵菜不以辣入饌,製作各式醬料用以陪襯。百年以前辣椒從原產地中南美洲來到中國,未必經西班牙西來,至早移居中南美洲華人應為粵人(花都、上番禺最甚),辣吃過、翻尋味將可保存久遠辣種子寄回、帶回華南祖家絕對有跡可尋。
今天迷暈天下不講辣,而是比辣更高層次的麻辣。
不單香港人,我們人數少,算啥?國際間麻辣傳播之快非同小可,猶如數十年前印度餐,初時懼辣得要死、未幾接受,連吃食品味單調英倫三島人在過去數十年培訓下,印度食制竟然成為英人民間菜重要一環。
華人、當然港、澳、台以外,數量龐大的內地人在世界各地進駐率不尋常定擴張,他們麻辣食制的迷暈招數怎會比印度咖喱份量低?橫掃天下、全球人吃麻辣比例的上升、指日可待!
期貨市場加入花椒?
絕非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