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 為香港謀劃前路(《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 吳凱宇) - 吳凱宇

知己知彼 為香港謀劃前路
(《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 吳凱宇) - 吳凱宇

加泰羅尼亞上周的獨立公投,為關心香港前途的港人上了一堂震撼的政治課。不單是加泰人被西班牙警察追打的場面,令人憶起三年前的雨傘運動,我們還驚覺,原來西方民主大國,也會強硬對付國內的分離運動。其實除加泰外,近月世界上還有不少自治政體的形勢值得港人關注和思考。
首先是伊拉克庫爾德人自治區。聚居伊國北部的庫爾德人長年受中央政府打壓,直至1991年第一次波斯灣戰爭後,才獲准成立自治區。庫族人長期爭取獨立,就在加泰公投前一星期,他們便先舉行獨立公投,當中92%投票者支持獨立。但一如加泰的情況,公投結果並沒獲國際承認。土耳其和伊朗等地區強國,由於本身亦住有大量庫族人,為免連鎖效應,聲言會以經濟制裁甚至更強手段,阻止獨立發生。庫爾德與加泰的例子說明,邊陲地區能否「自決」獨立,大國政治還是關鍵,由於國際法強調領土完整,包括獨立選項的「外部自決」,往往難以實現。
其次是俄羅斯的韃靼斯坦共和國。韃靼斯坦現為俄羅斯85個聯邦主體之一,人口約半是韃靼人,當地石油工業發達,經濟發展在俄國名列前茅。蘇聯解體後,韃靼斯坦雖未能獨立,但成功與新成立的俄羅斯聯邦簽訂特殊自治協議,讓韃靼擁有立法、徵稅、財政、教育,甚至外交等廣泛自治權。但自普京上台後,俄國走向威權統治,厲行中央集權,逐一收回各地自治權。到2010年,韃靼淪為俄國唯一保有特殊自治地位的區域。可惜到今年7月,普京表明無意延續自治協議。由於韃靼與中央實力懸殊,加上當地不少政經領袖早被收編,無意抵抗,意味韃靼將會失去自治。韃靼斯坦的命運,盡顯地方自治在威權之下是何等脆弱。
最後是美國屬地波多黎各。波多黎各原屬西班牙,1898年美西戰爭後割讓給美國,成為「非建制屬地」。波多黎各雖然在1948年獲得自治地位和民選總督,但經濟一直十分依賴美國。美國在1996年起停止援助,波多黎各頓時陷入財困,至今政府負債已累積超過700億美元。最近當地受颶風吹襲,政府亦無力救災,更出現有市長懇求美國援助,卻遭總統特朗普狠批的場面。面對財政危機,不少居民希望當地併入美國,成為第51州,以獲取更多聯邦補助。當地今年7月的無約束力公投,便有97%投票者支持併入美國。波多黎各的故事似乎說明,經濟過度依賴宗主國,難言真正自治。
加泰羅尼亞、庫爾德、韃靼斯坦和波多黎各,各有特點,他們與宗主國互動角力的得失教訓,值得香港借鑑。港人必須從世界思考香港前途,比較各地自治政體的經驗,知己知彼,取長補短,方可正確謀劃攸關香港前途的重要課題。
http://www.facebook.com/reformhk

吳凱宇
《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