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將於本周三舉行七中全會,一周後十九大開幕,雖然十九大只會落實人事變動,未必會釋出國策方向,但市場普遍認為重要會議當前,股市勢以維穩行先,加上人行放水令中資股炒上,投資者在四大概念支持下,仍有一定投資方向可依。
混改有望加快 中船中海油值博
市場普遍認為在十九大落實各項人事任命後,央企的混改進度便會即時加快,大行普遍建議從兩大方向入手尋找混改投資概念,一是已明確納入混改企業旗下的子公司,二是行業已壠動混改但未被點名企業。例如母企已進入混改程序的中船防務(317)及廣深鐵路(525),以及「三桶油」中仍未有行動的中海油(883)。
多間大行唱好
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點名七板塊混改,包括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及軍工,石油板塊排列第二。中石化(386)已宣佈分拆油站及引入復星(656)與騰訊(700),中石油(857)則將於11月前完成改制,市場憧憬中海油會緊接有行動。事實上,近日多間大行相繼唱好中海油第三季營運表現或有驚喜,股價短線一樣有催化劑。
至於鐵路板塊有中國鐵路總公司有意拉攏騰訊、阿里及順豐成戰略夥伴,前者在港上市的子公司有廣深鐵路;另中國船舶及中船防務A股上月底停牌料重組,在港上市的中船防務亦曾急升,倘重組成事,兩間子公司或受惠。而截至上周三止廣深鐵路及中船防務今年只升12%至14%,反彈誘因仍大。
降準放水萬億 工行建行最受惠
人行在本月初罕有在假期預告於明年「定向降準」,大部份內銀明年起可降準0.5個百分點,部份支持中小企的銀行更可降準1.5個百分點,市場估計相當於放水3,000億至萬億元人民幣不等,首當其衝被炒起者為內銀股。
綜合各大行意見及上周二、三的資金走向,龍頭工行(1398)、建行(939)最值博,招行(3968)或最受惠。
料基金追貨
市場認為人行此舉有助促進更多貸款在第四季流入中小企,並可紓緩明年農曆新年的流動性緊張問題。雖然是次定向降準明顯受惠者為小微貸佔多的中小內銀,但大摩認為今次降準有利內銀淨息差提高2至3個點子,相當於盈利上升1.5至2.2個百分點,最受惠者應為建行及招行;中金亦指對大中內銀淨利潤有0.6%提振,看好工行及建行等大行。
事實上,在港股大時代後H指已跑輸,估計大部份基金就內銀的持倉不多,首輪追貨行動料仍以一線大行為主,而上周二及周三兩日計,工行累計狂飆近一成,招行及建行亦分別升8.6%及6.2%,為三大表現最好內銀,已反映資金取態。
新能源車補貼 比亞迪食正國策
國策大方向不得不提環保概念,但傳統受惠股每次都只有炒作沒有大升,今年表現更乏善可陳,要論又強勢又食正環保大浪者,今年終有新選擇:新能源汽車股。內地9月傳來當局研究全面淘汰柴油車的重磅消息,並在2019年實施補貼新能源車企的雙積分制,而電動車一哥比亞迪(1211)顯然會成為新政下的最大贏家,升浪恐有餘未盡。
付運量增七成
比亞迪今年狂飆超過九成,單計上周二及三兩日已累升近一成。雖然大部份大行目標價已到價,但外資大行如摩通、野村及星展唯高達的目標仍在90元以上水平,前者更劍指紅底,潛在升幅多達27%。野村估計,比亞迪明年新能源車付運量多達19萬輛,按年大增近七成,並相信單計出售過剩零排放積分已有15億元至26億元人民幣潛在收入,金額可觀。
至於其他車股,有分析指要留意新能源汽車積分(NEV)情況,NEV為正數者除比亞迪外,還有吉利(175),但只有約1萬分,估計不足以轉售用;相反,長汽(2333)、廣汽(2238)及華晨(1114)均為負數,以長汽負值最多。
5G基建潛力大 中興中通服穩陣
內地8月出台政策爭取2020年啟動5G商業化,聯通(762)旋即表態指明年將試行相關部署,而電訊設備大廠愛立信亦預測全球5年內5G用戶可多達5.5億人,意味未來數年將為5G設備建設的爆發期,觸發5G概念股近月越炒越有。云云設備股中,以中興(763)及中通服(552)最穩陣,另長飛光纖(6869)的光纖龍頭地位亦不容忽視。
成北水新寵
大市上周二及三衝高,中興及中通服成追貨目標,兩日齊齊累升接近一成,值得看高一線。中興是電訊設備的龍頭企業,擁有技術優勢之餘,大行更普遍估計其業績有強勁復蘇,麥格理料中興全年可扭虧賺48億元人民幣,有政策與業務兩大因素支持。另外中通服基建業務佔收入50%,5G影響直接,加上母公司為中電信(728),強大後台撐腰有利爭取訂單。
除基建外,光纖傳輸亦是5G發展重要一環,作為光纖和光纜供應商龍頭的長飛光纖,中期毛利擴闊加上市場料其全年盈利有超過五成增長,本身已有炒作概念,且近月成為北水新寵,股價縱升抵歷史高𥧌,估計亦續有承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