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市熟食中心 - 左丁山

街市熟食中心 - 左丁山

10月2日信報有一篇專論,甚為有趣。文章題目係「街市熟食中心作為方法」,作者鄒崇銘,係影子長策會成員。文章用大篇幅攻擊新古典經濟觀、芝加哥學派及海耶克,末段就以大埔墟街市熟食中心為例,講「香港民主規劃和城市管理的範式」。
左丁山知識淺薄,睇唔明作者講嘅海耶克、芝加哥學派與大埔墟街市熟食中心如何扯得上關係,於是叫十幾年來,每個星期六早上都在大埔墟街市買餸嘅沙田陳太讀一讀嗰篇專論。陳太睇完話「壹仔過往口號係不扮高深,只求傳真」,呢篇文就係前段扮高深,後段未必傳真。例如:「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整個熟食中心的衞生環境奇佳,不同店舖的陳設皆井井有條,卻極少見到食環署官員巡查的身影。看來經過長年累月的磨合後,商戶之間已形成深厚的默契,抱着同舟共濟的心態,共同把共享空間管理妥當,給予顧客一個良好的總體印象,從而達致多方共贏的結果。這正是踏入『後地產霸權』時代,香港民主規劃和城市管理的範式,我們或可重新發現『擺上神枱』前的海耶克,這裏根本找不到『共同體的悲劇』的位置。」
陳太話:「熟食中心邊度係衞生環境奇佳呀,有兩三檔簡直衞生差到極,睇見就唔想食,整體而言,衞生環境比新加坡同類熟食檔還是差咗一兩皮。食環署其實規定每檔只有四張圓枱,椅子固定四張,唔郁得嘅,肥佬坐唔落,靠四張圓枱,檔主如何每月交三萬元租金?故此每檔都擺設輕巧四方枱及圓凳,有利多做生意。照計就唔得嘅,但勝在食環署人員隻眼開隻眼閉,多年來當睇唔見,於是大家先至搵到飯食,呢樣分明就係自由市場效用,如果食環署揸正嚟做,日日踢檔,唔准多擺幾張枱嘅話,大埔墟街市熟食中心幾難生存。鄒先生所講嘅『共同把共享空間管理妥當』,我睇就係一個自由市場自動調節,各食檔自利均衡嘅結果,芝加哥學派好似係講呢樣嘢嘅噃,唔係咩?」陳太讀過經濟學,好似唔儍得晒,大埔墟街市可能係全新界最好生意嘅街市,啲食材一啲都唔平,過千蚊一條野生海魚,經常有供應,上等靚牛肉更是隨處可見,勝過沙田嘅街市多多聲,可與九龍城街市鬥一鬥,每逢星期六早上各款名貴汽車排隊等住入停車場,熟食中心內之若干檔主,早已搵到夠,可以放假唔做,去南極旅行㖭。常言道,藏富於民,大埔墟街市熟食中心就係表面證據,其要害之處,就係食環署收完租金就撒手不管,令市場自由運作,生意效果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