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葉德嫻憑《明月幾時有》競選金馬獎最佳女配角,不但一洗內地所有宣傳被消失之恥,許鞍華的堅持也終於得到回報,恭喜恭喜。照估計,台灣評審看的不會不是普通話版,那麼葉女士的勝算非常高──不怕得罪講句,配音員(似乎是蔣雯麗?)這回功不可沒,稍為低沉內斂的演繹,把本來過份的神經質削減了,角色顯得不那麼惡,真是錯有錯着。這個惡,並非後底乸叉起條腰噼嚦啪嘞鬧人的惡,也不是霸王花打打殺殺的惡,而是成語惡紫奪朱的惡,粵語版搶戲搶到可憐的周迅幾乎體無完膚,逼於無奈要找地洞鑽,伯母和村姑王苑之雙雙被日本仔囚禁那一幕,教人直覺她們的罪名不是做間諜,而是做戲太過over act。矛盾就在這裏:雖然普通話版令大香港主義的我反感,卻不得不承認戲劇效果比粵語版強,牡丹綠葉各得其所,份量平衡多了。
同片獲提名最佳男配角的梁家輝,則是所有鏡頭粵語演一次普通話演一次,單單因為這點,便值得大大讚賞。粵語版他開頭着墨有點過,論論盡盡像患了痴呆症,後來訪問結束發現原來是個休更的士司機,不禁嚇出一身冷汗:大佬啊,如果截車遇着咁嘅柴可夫你話點算,拒坐不知道會不會被告上差館?當我通知眼大睇過龍的法國觀眾,這就是當年《情人》的小鮮肉,輪到他們嚇出一身冷汗,亞洲人不顯老的迷信全盤毀滅。我的朋友雪蓮有份提名最佳剪輯,當然第一時間道賀,金馬幾時有,希望答案是「十一月二十五號」。整份名單最大驚喜是《擺渡人》的金城武入圍最佳男主角,哇噻,太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