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落雪 - 邁克

銅鑼灣落雪 - 邁克

這一頭聽聞銅鑼灣在惠州落雪,那一頭就見到《風林火山》第一條拍攝花絮短片,強烈黑白對比的畫面裏串星如雲,令人張大嘴巴合不上來,雖然他日正式投射在闊銀幕上的七彩未必有這種決絕,此刻說不出的悲壯倒真引發豐富的想像,維多利亞公園可能沒有在片場如實搭建,各路阿伯的歷史似乎不會不和我們熟悉的都市交叉重疊。於是更加不忿:法國電影圖書館進行中的香港回歸二十周年二十片,原先公佈的名單明明包括麥浚龍的《殭屍》,不知道為什麼臨時抽起了,本來就五臟不全的節目再增一項遺憾。
都說小島影壇的黃金時代已過,後九七的蕭條有目共睹,但是甄選當中表表者,卻又完全不失禮,周星馳的《功夫》,麥曦茵的《烈日當空》,陳果的《香港製造》,許鞍華的《天水圍的日與夜》,翁子光的《踏血尋梅》,郭子健鄭思傑合導的《打擂台》,湊成一幅非常風格非常特色的地圖;我驚訝的,是策劃人並沒有循這個方向經營,輕輕放棄了堅持呈現民間視野的大好機會,哥情嫂意左搖右擺,徒然惹上粉飾太平的嫌疑。最刺眼的遺漏,當然是撕裂社會的《十年》,請不要大條道理用「未臻成熟的習作丟香港架」搪塞,單單因為它的話題性,便有責任為它在青史保留位置,堂堂正正讓國際觀眾瞭解所謂五十年不變的真實狀況。此外,《點五步》和《桃色》名落孫山,反而《順流逆流》、《投名狀》、《愈快樂愈墮落》和《爆裂刑警》入圍,你可以說品味各人不同,門外漢無謂吹皺一池春水,但淡淡的惋惜有股寒冷,彷彿和不應該落雪的地方忽然落雪一樣,無奈啊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