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人生:國家即國民 - 李怡

世道人生:
國家即國民 - 李怡

傘運三周年、中共國慶、港殤。以光州事件為背景的電影《逆權司機》在香港上映,票房大賣,許多人聯想到香港近年的抗爭:同樣是爭取民主的示威運動,同樣遭到鎮壓,示威者同樣被打壓。但韓國的抗爭結出了民主果實;香港則不但看不到成果,而且似乎離民主越來越遠,專制政權的侵凌更囂張了。
事實上,兩者的大背景並不相同。韓國當時的強權是獨裁的軍政府,香港特區政府儘管背後的強權本質上也屬軍事政權,但至少香港仍然是文官管治。韓國軍政府的背後靠山是崇尚自由民主的美國,美國雖然會將地區安全置於韓國的民主之上,但韓國反對派仍然獲得美國以至西方民間及半官方支持;而香港爭取民主的力量則勢孤力薄,大陸人忌之厭之,國際社會也大都屈服於中共強權而對香港議題避之則吉。
《逆權司機》和3年前放映的《逆權大狀》,講的都是當年軍政府壓制人權的故事,而且都以真實人物和事件作基礎。而最後事件逆轉,都由於殘酷鎮壓被國際媒體揭露,軍政府考慮到所處地緣政治和韓美關係,不得不讓步。
70年代經濟起飛的亞洲四小龍,除香港是在英國民主體制下的殖民地之外,其他三小龍都是威權政治下的所謂開明專制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對民主的渴求,反對力量或多或少得到美國半官方和民間的支持。這是台灣和韓國可以實現民主轉型的重要原因。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國際媒體的壓力。在兩部「逆權」電影中,都體現到這因素。
《逆權大狀》一個審訊場面,律師問警官,是否由他來判斷一個年輕人的共黨身份,警官說:「不是我,是由國家來判斷。」問:「證人所說的國家是甚麼?」答:「身為律師,國家是甚麼都不知道嗎?」律師說:「知道。我太知道了。大韓民國憲法第一條第二項:大韓民國主權屬於國民,所有權力都由國民產生。國家即國民。但是證人毫無法律依據,一味強調國家安保,就把國民鎮壓踐踏在腳下。」
這就是主權在民,還是主權在專政者的根本區別。雖然國家包括領土、人民、主權三元素,但領土和主權都應該由人民擁有。如果我們的國家是一個主權在民的國家,如果國家即國民,如果中國的憲法也如美國憲法那樣兩百多年都不變,而且以保護人民的權利和自由為目的,並且三權分立,由專業公正的法官擁有對憲法的解釋權,那麼這就是值得國民認同和愛護的國家。如果國家的執政者、執政黨和法庭不能夠貫徹憲法對人民權利的保障,那麼正如一部美國電影中一位律師所說:「人民沒有憲法保障的權利,我們要這個國家來做甚麼?」
如今,這樣的國家你不要也強迫你要,你不「愛」也強迫你要假裝「愛」,那麼在沒有國際奧援又勢孤力薄之下,我們可以做的,就只有守護自己的心靈,在一切可能的範圍內做可以做的事,並且要堅信「國家即國民」,權力和金錢是不可能贏得正義的。

周一至周五刊出

李怡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