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生態遊】水浪窩登仿古觀星台 遊紅樹林泥灘打卡

【親子生態遊】水浪窩登仿古觀星台 遊紅樹林泥灘打卡

由馬鞍山進入西貢,大部份人均會取道西沙路,沿途經過的企嶺下海,寧靜而優美,其獨特的地形孕育出一大片紅樹林,早年被漁護署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受保護地區。無論自駕或經公共交通工具,也可在這一路上玩上半天。水浪窩位於麥理浩徑三、四段的交匯點,行山友不會陌生,除設有燒烤場和露營營地,進入「水浪窩牌坊」後拾級而上,不消兩分鐘更可到達全港唯一的仿古天文建築──水浪窩觀星台,更設650米的企嶺下樹木研習徑及燒烤設施,非常適合新手及一家大細前來。

熱愛郊遊的五歲小朋友魚子醬,這次跟媽媽Megan,到訪水浪窩觀星台,面對這個樓高六米,以麻石砌成的石塔建築,無論大人小孩均連聲讚歎。這香港唯一仿古天文建築,是參照建於元朝、位於河南省登封縣的觀星台仿製而建成,原建築九米高,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建築,更在2010正式列入世界遺產之一。觀星台四周被樹木包圍,雖與馬路只是一兩分鐘步距,但重重樹木將聲音隔開,傳不進半點車聲,晚上還可在無光害的環境下觀星。 大概是因為樹木處處,濕度較高,觀星台牆身都長滿苔蘚,令這裏再添幾分神秘國度的氣氛,在小孩眼中,彷佛走進動畫電影內的城堡一樣,壯觀非常。

呈三角形的企嶺下海灣,擁有獨特的生態環境。

穿過水浪窩牌坊,察見分別通往觀星台及樹徑的路徑。

觀星台仿照建於元朝的觀星台而成,樓高六米,遊人可沿樓梯登上頂層。

觀星台四周被樹木包圍,車聲被隔開,遊人可登上頂層欣賞景色。

這裏也有燒烤場,同時設涼亭予遊人休息,唯一不足是水源與洗手間需沿行人路前行約一百米,而牌坊對面則設有少量免費停車位,可供自駕的遊人使用。觀星台兩旁設石級樓梯,以鐵鏈作圍欄,登上觀星台頂部後,可坐於小石椅抬頭仰望天空,無論日夜都一樣迷人。通過燒烤設施,可達企嶺下樹木研習徑的起點,經過石拱門與對聯石柱,正式進入山徑。雖與西沙路並排而行,但因位處山腰,景色較觀星台開揚得多,既可遠眺企嶺下海灣的景色,也有雞公山作前景。經過接連颱風和雨水的洗禮,雖有助植物茁壯成長,但同時也令不少樹木倒塌,加上石塊鋪設而成的山徑不時有苔蘚生長,應穿防滑的鞋履前來。

場內草地遍野,設有涼亭及長椅予人休息乘涼之用。

觀星台側設有數組燒烤爐及桌椅,但水源及洗手間設於百米之外。

人跡罕至,樹木叢生,生態物種豐富,圖為竹節蟲。

離開樹木研習徑後,向海的方向往下走,經企嶺下老圍,右走可沿引水道車路前往榕樹澳,再沿林中小徑通往深涌大草地,但要留意該處連接市區的尾班船為六時十五分,免得稍一不慎入夜後滯留。時近黃昏,Megan選擇經平緩的沿岸小徑,向企嶺下新圍前行,除可在近岸處跟紅樹林並排而行,也可讓小孩近距離觀察紅樹林及泥灘上的彈塗魚與小蟹,企嶺下堤壩也不失為拍攝取景的好地方,居民愛在此放狗,小孩則可在此玩水作樂,到訪當日也見有村民在暢泳。離開堤壩石灘,一直向前走,經過企嶺下新圍民居後,再沿陡斜的車路上行,即可接回西沙路巴士站,結束半天遊行程。

企嶺下樹木研習徑全長650米,內設傳意牌介紹沿途的樹木資料。

企嶺下海岸一大片紅樹林,是不少彈塗魚和蟹的棲息地。

魚子醬認為,觀星台與企嶺下海岸的生態環境很美,也遇見不少昆蟲動物,例如竹節蟲、蝸牛、大木林蜘蛛、彈塗魚及小蟹等,但因遊人稀少,加上樹木叢生及夏天雨水多,蚊患也應當注意,建議大家做足防蚊蟲措施。

採訪、攝影:Megan@魚子醬 - 鐵人家族親子遊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
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