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間買書 - 左丁山

無意間買書 - 左丁山

午飯後散步,行經交易廣場對開天橋,見到不少標語牌:「中國領土釣魚台」,又有一啲類似慰安婦像,仲有埋(好似阿牛曾健成把聲音)反日講話,成個格局似足灣仔地鐵站與稅務大樓之間嘅行人橋上之法輪功佈置,有聲音,有圖文,但行人匆匆而過,無人理會,唔知日本領事館人員上班時,有冇留意到呢?
香港這邊有人反日,那邊有人哈日。惡佬明一家四口又去日本遊玩了:係今年第二次,一家人只鍾意去日本,唔去泰國,如假期短,就去台灣。去日本,次次自駕遊到其他遊客比較少到嘅地方,樂此不疲,不怕語言不通,原因只有一個:日本治安好,乾淨衞生,路不拾遺,食物啱胃口,兼且好少機會俾人呃。一句話:旅行保安心,去泰國都驚俾人扑嚫偷嘢也!
中年以下嘅香港人,見到今日日本如此多優點,那會記住阿爸阿爺講三年零八個月以及九一八事變之類呀,他日中日一旦為釣魚台真係打起上嚟,北京或者會擔心香港人之愛國立場唔夠堅定,到時香港會面臨空前嚴峻考驗。
行行吓,行到中環三聯書局,走入去打書釘,在三樓見到一本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嘅歷史書,叫做「歷史中國的內與外」,作者葛兆光,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資深特聘教授,曾在日本、美國、比利時講學。翻看一下序言,第5頁有講:「古代中國之族群無法簡單地說它們都是『炎黃子孫』。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無法簡單地認定現在這個『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化、民族、語言的共同體。」唔,幾有意思噃,我地順口講慣中國自古以來,正是隨口噏當秘笈,點知有一位歷史學家話未必如此,中國這個概念還要仔細論述。在書局淨係睇唔買,唔係幾好意思,因為現在已是買得起書嘅成年人,唔係當年在花園街奶路臣街交界嘅友聯書局打書釘嘅中學生,於是即刻將葛兆光本書買下,拿回屋企搵時間靜靜細讀。讀中學時,冇餘錢買書,友聯書局出版「友聯活頁文選」,依足中文中學會考及中大入學試範圍出版,左丁山就每篇(考試用的)買一份,每份記得係兩毫子,苦讀去考中大入學試中文科,好多年後先知道友聯係有美國資金資助成立嘅,在1950、1960年代,全世界以美國最有錢,啲綠背美金支援咗不少香港文化人生活及衍生出不少今年已經係中年、老年嘅文化工作者,美援對香港文化確實影響深遠,難怪今天中共對此還是懷恨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