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馬恩國 後有何君堯(自由撰稿人 范克) - 范克

前有馬恩國 後有何君堯
(自由撰稿人 范克) - 范克

有西環新契仔之稱的何君堯,被人踢爆履歷簡介中的「執業」造假,連同屬建制派的立法會議員都私下恥笑這位「打獨急先鋒」。事實上,或許連何君堯本人,都未意識到背後放冷箭的人是誰。因為香港人的記憶有限,大多忘記去年已有一位反港獨大員遭暗算。
外號「粗口大狀」的馬恩國,去年5月與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張榮順會面後引述消息,指對付港獨「要槍有槍,要炮有炮」,令中共殺意表露無遺。結果數日後,就有報章圖文並茂報道馬大狀領導的交流團在訪京期間夜場狂歡。相片外傳,絕非無心之失,而是要透過小人物的惡行來懲治不識避諱的大律師。
同行訪京的梁美芬、譚惠珠見狀,紛紛與馬恩國割席。民建聯老將譚耀宗也指馬恩國只屬民建聯的「普通會員」。建制中人急於與馬恩國和訪京團劃清界線,皆因知道馬恩國得罪的,不是甚麼港獨分子或者泛民黃絲,而正正是北京當局。
有馬恩國這個血淋淋的事例,何君堯又可會借鑑前車?謝偉俊一句「後欄失火」話中帶話,又有多少人深諳箇中玄機?
對於中共而言,反港獨的大旗猶如反日反美的愛國情操,只能由國家來領導,說放就放,說收就收,決不能有中共以外的人指揮大局。當盤踞香港已久的鄉事勢力想乘勢而起,中共必然會有猜度之心,設想這個地頭蛇有否蓋過猛虎威的嫌疑,計算他們會否藉亂事謀取更多利益。
何君堯應該慶幸,今日只是被踢爆履歷造假。最壞的下場,也不過是被律師會調查和喪失議席,他朝風波成過去,還能東山再起。畢竟,香港的立法會議席並非免死金牌。倘若中共有意要置人於死地,哪怕你是特首,都有可能變成階下之囚。何況中共過去二十年,已經在香港的各行各業安插了大量人才,方便隨時替換,多一個律師不多,少一個也不會心痛。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毛澤東的面前,領導紅軍抗戰的元帥朱德,都要被貶成黑司令和野心家,可見中共政治之險惡,實非常人所能理解。而香港人,特別是想「投共」的人,如果不了解中共的歷史和過去,不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貿然行動恐怕只會招來殺機。

范克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