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今日 - 唐顧

早知今日 - 唐顧

陳寅恪有兩句詩,「讀史早知今日事,對花猶憶去年人」,史非我所能知,近兩年翻閱清人詩文集,詩倒讀了不少,感受也不外如此。風月不能再談,猶有數語聊為總結,非常謝謝讀者包容。
夫妻父子之情,大抵相近。有浪蝶穿花的才子,就有婉孌靜好的淑女。他得意於妻妾和睦,她就揮筆唱和,銳意寫出閨門風雅。有苦讀帖括成了進士的書蠹父親,就見不得兒子醉心於詞曲小說,勸誡與斥責齊下,撕了他的書與畫,攆着他去與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
階級差距,今古如一。窮人孩子為奴為婢,要靠聰明伶俐贏得主家歡心。笨拙遲鈍的,書裏聽不到他們一段哭聲。小官兒難當,逢迎為苦,錢糧二字難煞英雄。大官兒也危險,刀山火海,不留神風雨如晦。但總是有同年,有門客,有許多風雅人兒捧着,一起喝酒吟詩。
中國地大物博,誠非虛語。華南木棉花、芭蕉葉,荔枝與龍眼,蒲扇與涼床。江南山青水綠,四時花果不絕。有梔子同心,櫻桃如火;溫柔不可抵禦,是吳娘搖櫓,越女彈箏。帝京景物當然也好,縱然有風沙煙霾,春秋佳日畢竟水木明瑟,可居可遊。何況俊彥雲集,易得燕談之樂。彈指觴詠,士人暫忘了愁煩。但莫忘窮鄉僻壤,海角天涯。關外苦寒之地,雇工們辛苦採參;東北西北皆有流放者,大家牽蘿補屋。土人更苦!黃河河工命如一線,靈丘百姓糠菜和粥。
書是深海,更有許多人許多事,隨着書頁輕翻,漂來又逝去。凡在此寫過的,皆是印象深刻,無法忘記──一百年前,曾有一位作家,「白白地等」;到如今,我也只是白白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