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明在香港種下了那麼多因,不曉得升官上京,是不是他結的果呢。不管結果如何,在香港機場臨行遺下言淺情深之詩詞,聽來令人嘔心、瀝血就是。
曉明說,帶走了香港許多朋友一片真情,以徐志摩《再別康橋》兩句寄意:「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我真的不曉也不明,既然留下那麼多人情在此,怎麼如此絕情,連一片雲都不帶走呢?這是在攞彩抑或贈興呢?有人視富貴如浮雲,雲彩這比喻,莫非在暗喻,他沒拿走過什麼富貴嗎?也對,他只有付出,揮一揮衣袖寫幾個字,就有人出價千萬,買來給民建聯作政治捐獻。
走這種瀟灑不羈浪子路線,實在不適合也不得體,政治人物比較負責任的說法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再說,揮一揮衣袖前一段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有沒有那麼低調啊,要是悄悄的走,又怎麼知道他在機場吟過詩啊。
曉明又說,離港前下了一場雷雨,讓他想起蘇軾《定風波》的名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我不曉得老天爺幹嘛用雷雨來送他一程,你就無風無晴當無數,但他曉明明不明香港人心情?你悄悄的來了又走了,其間香港何止風風雨雨,簡直漫天雷暴,暴力個暴,你有沒有份搞風搞雨?人家蘇東坡仕途坎坷而簡單,就是貶官貶官再貶官,這一闋《定風波》,就是貶謫到黃州時寫的,人家貧困得只能穿草鞋,上山遇雨,同行皆狼狽,他獨不覺,故云「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東波淋得一身濕,依然淡然以對之豁達豪情,曉明你身份貴重,不曉亦不明,莫非你悄悄的走了之後,回首向來港獨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當時運高睇佢唔到咁豁達?
再回首蘇軾最後貶到嶺南再到海南,離香港所在之大灣區很近,宋徽宗給他平反後,在上京途中病死,千古同悲。Anyways,同樣是當官的,待遇際遇不一,引用這句也不適合,兆頭不吉。
最可怖是引用王菲《傳奇》裏的「我一直在你身旁,從未走遠」,如幽魂不散,好彩呢首王菲咁好彩唔係我寫,否則,嘔心瀝血完還要再噁心吐血。明明走到不帶一片雲彩,又一直在身旁,未走遠,那到底走定唔走啊?確實,港澳辦主任會一直在遙控,走等於唔走。不如引用一段傳聞為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所寫情詩,回送曉明,大家禮尚往來:「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裏。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裏。」唔駛驚,此達賴生於清朝,非彼達賴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