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中生有的港獨(專欄作家 古德明) - 古德明

無中生有的港獨
(專欄作家 古德明) - 古德明

九月四日,中文大學學生會民主牆貼上「香港獨立」標語,然後是黃毓民、周浩輝等中共愛將聲援,「愛港力」等中共走卒聲討;其他大學學生會響應,十家大學校長聯署反對。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因撰文抨擊校長,贊譽學生:「港獨根源,在於社會制度不公,學生極其不滿。我要為大學生打氣,盼不失其正直敢言本性。」許智峯顯然認為大學生多主張港獨,殊不知大學學生會往往由少數人把持。
中大的港獨標語,張貼者至今隱姓埋名。其人正直敢言,則何必掩掩縮縮;學生會秉公辦事,則不應容許匿名者留言民主牆,更不應「二十四小時守護」標語將近二十天,禁人移除。這是「捍衞言論自由」還是藏頭露尾,大家可自行判斷。總之,梁振英二○一五年《施政報告》煽起的港獨旋風,已把民主派打得七零八落,只是最近一年港獨風沉,不重新鼓吹,中共怎能以「國家安全」為口實,加緊箝制民權。
中共六四屠城之後,香港各大學學生會一度斷絕與之交往,有專上學生聯會協調行動,共同進退。中共於是成立香港青年大專學生協會,專事收買。二○○四年,香港大學學生會率先「破冰」北上,回港之後,於七一反港共遊行前夕發表《七一救港宣言》,說「普選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又說要「恢復社會和諧」。這是大學學生會背棄六四精神的嚆矢。
今天,各大學學生會不是主張「和諧」,却變得「激進」,並以「激進」為詞,抵制六四悼念,抵制七一遊行,和《七一救港宣言》簡直異曲同工。他們的港獨,不要說有行動,就連計劃都闕如。當然,只要口號喊得響亮,在中共功勞簿上,一定就可以記功。
香港人請記取梁頌恆、游蕙禎故事的教訓:這兩位港獨男女,宣誓就任立法會議員,把「中國」稱為「支那」。港共乘機問罪,撤銷他們議席之外,還褫奪民主派四名議員席位。而梁頌恆二○○七年曾任城市大學學生會長,任內交通中共駐港辦公室青年工作部處長張學理,並曾赴北京大學切磋,主張「兩校學生會好好合作」。
二○一五年,香港大學學生報的港獨言論,獲梁振英在《施政報告》裏充份發揮;現在,中文大學學生會的港獨標語,更贏得在朝派一片喊殺聲。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說:「大學港獨之聲不滅,中央及香港政府勢將進入校園,與港獨鼓吹者鬥爭。」有些人就是要引狼入室。
秦二世三年,丞相趙高和咸陽令閻樂合謀弒君,「使郎中令為內應,詐為有大賊」,把閻樂母親「劫」入趙高府。閻樂領兵追趕,走到望夷宮殿門,責問守衞:「賊入此,何不止?」於是把守衞斬殺,入宮逼二世自裁(《史記》卷六)。現在,我已隱隱聽到閻樂走到香港殿門喝問:「港獨入此,何不止?」香港人不要二十三條「國家安全」法,就請不要為「大學生」無中生有的港獨「打氣」。

古德明
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