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十年後的禁片 - 畢明

可能是十年後的禁片 - 畢明

我們要慶幸,這電影今天還能正正常常光明磊落安然無恙的在戲院上映,沒有成為禁片,沒有被河蟹審查,沒有被消失打壓,再遲十年廿年的話,誰敢說。
如果你淚點低,別去看《逆權司機》,我怕你3包紙巾不夠用。如果你淚點高,也別去看《逆權司機》,我怕你懷疑自己生病、淚腺失常。重點是如果你真正關心過香港過去幾年發生的大事,那些重大的政治法治選舉民生官商鄉黑等等衝擊過你的心靈,你很難不撼動。
那不是韓國的故事,是人類的故事。
片中說的光州事件,史載為「光州民主化運動」,本來離我那麼遙遠,老實說入場前我對它的認識微乎其微,看畢後卻急不及待做功課要了解一下來龍去脈。影片令人有認清和學習這一段歷史的衝動和反省,一種辨清是非的血氣翻湧,必須看真暴政和民主運動曾經如何發生和犧牲。
1980年的事,一切這麼近那麼遠,如此熟悉這般陌生。那個當年下令軍隊鎮壓平民、血洗光州的屠夫總統全斗煥,前不久還妄圖在他的《全斗煥回憶錄》,以「光州暴動疑似北韓特種部隊的策動」,開脫自己的罪責和暴行。天下暴政烏鴉一樣無恥厚黑。
一枚枚催淚彈射入韓國平民和學生群中,等同一顆顆插入了人民的心,是怎麼的政府,用軍隊傷害自己的人民,而催淚彈之後,還有真槍實彈坦克車……眼有點淺,因為一切太擦身而過,也觸目驚心。愈問愈傷心。據知現實生活中的「真.金四福」從鎮壓現場脫險回家後,不停重複:「點解要殺自己嘅人民……」
維基百科曰:「(光州事件)發生在韓國南部的光州及全羅南道。是一次由當地市民自發要求的民主運動。當時掌握軍權的陸軍中將全斗煥下令武力鎮壓這次運動,造成大量平民和學生的死傷。」一切太擦身而過,於是觸目驚心。
主角的士司機金四福徹頭徹尾是個平凡小人物,它是漢城最普通的一個路人甲,沒什麼理想,沒想過推動什麼改變,祇求兩餐溫飽,就那麼簡單。一個單親爸爸,老婆病死了,做餐死僅夠餬口,女兒的鞋子破了舊了不合穿了,他不知也沒錢買新的,還拖欠住所租金數個月。他在努力做人誰怕氣喘,何必標籤他為韓豬,雖然片中韓豬有的是,像港有港豬,美有美豬一樣,懵然不知天變地變高牆變,天天吃飯拉矢又一天,電視說什麼、報紙寫什麼照單全收,天下城市一樣產豬。掙扎求活之外,他再沒有多餘的力氣去講政治或尊嚴,他的教育水平也不夠奢侈空間養成他一顆批判和贖世的心。
導演先側寫這個司機,多嘴、樂天、怕事、善良、反應快,有點street smart,有時為搶生意不惜做個street ass。他沒有做英雄的骨格,他甚至連做accidental hero的命運也逃避,命仔緊要為錢接載了德國記者去宵禁之城光州,他不知危險至此也祇想全身而退,盡量置身事外回漢城湊女。他連乘客是記者也不知道,決想不到這外國勢力是要進城拍下暴政,親身見證記錄歷史有圖有片還南韓人、還世界一個真相,讓這一片被封殺扭曲殘害的史實得以見光。
重點是他的絕對平凡,也突顯了他「純粹就義」的絕對可貴。
韓片慣手勢落幾劑催淚調味給大家歎,但金四福的體內連匹夫有責的熱血也沒有上頭,為錢,他車德國佬入光州,親眼目睹過學生、年輕人、記者、百姓的善良團結和平爭取,他知道極權在說謊在封殺在暴力打壓;為了頭家,他逃離他走先他「冇義氣」,但光州人沒怪他幫他出城。
過份是這個平凡無權無勇的人折返,在有選擇可逃避時,哭着折返,女兒未見,新買的小鞋子未交到她手上,又折返去險地出一分最小的力幫拖。屠狗輩沒有計算,雖有掙扎,但他沒有背棄時代,他選擇了時代,救一個、幫一個、得一個,他已不能再豬再怕再獨善其身,基於最純粹的不能視而不見,過不了自己最基本的良知,這個沒理想、不熱血、怕死的人,純粹赴義。在血肉四濺平民一個個被槍殺的悲壯下,我被感動得亂七八糟。
真相,因為一個個無名平凡人的真摯勇,保住了,公諸於世了,知其不可為一個個年輕肩膀折翼,一個個匹夫殉道。寫到這裏心跳加速視線模糊。片末當年真實的德國記者現身,還在念掛和感謝當年那位冒險車他出城的司機,老人語音哽咽,激動還是難掩。
屠城後全斗煥還當了七年總統,37年後才有這電影。這就是人類,就是政治,就是歷史。有權的一方,製造政治犯,製造敵人,製造有利自己的「新聞」,平反不是必然的,不是迅速的,像公義一樣,要通過太多人的捨己,才找到一線生機。南韓政府「一直企圖掩飾光州事件的真相,每當總統或官僚從漢城到光州訪問時,死難者家屬都被監視及軟禁在家中,而每次示威及抗議行動中,均有民主人士被毆打鎮壓」。是否太似曾相識,香港,到底落後南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