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各大學校園因港獨思潮引起風風雨雨,就我所看到的,大陸的反應尤有過之,有些微信公眾平臺多事,又重新轉發北大法學教授強世功的一篇舊文,題目改為〈香港高校港獨事件隱念的深層角力〉。強世功,有說是《一國兩制白皮書》的撰稿人,現在頗有名氣起來,然而談〈香港高校港獨〉的文章,其實是好幾年前他任職中聯辦時,在香港出版《中國香港》一書的其中一章:「九龍城寨與香港大學」。現在微信這樣一發,此文網上就很容易找得到了,在此不贅。不過,這倒提醒我去重讀了強世功關於香港關於一國兩制的一些看法。
按強世功說的,早在一九四八年毛澤東就把西藏與港澳台問題放在一起來思考了。強世功從國家統一、高度自治等等五個方面告訴我們,鄧小平的「一國兩制」,實際上來源於毛澤東提出的和平解放西藏的思路,具體的來源就是「十七條協議」。所謂「十七條協議」,就是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的五人代表團,一九五一年在北京,在沒有向西藏政府匯報的情況下,以代表西藏政府的名義,簽訂的《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一共十七條。
我們知道,一九五○年,中央政府與西藏噶廈政府談判破裂,解放軍二野第十八軍三萬餘人發動昌都戰役,很快就打敗了只有八千餘人的西藏軍隊,殲滅五千七百餘名藏兵,俘虜了包括阿沛.阿旺晉美在內的軍官和兩千多名士兵。強世功他們論述的巧妙總是這樣的,明明是武力解放,說成是和平解放。
陳冠中顯然受不了強世功「搗漿糊」的論述,抱着從對手那裏學習的心態,不厭其煩的逐點羅列逐點反駁,那就是他在「蘋果樹下」連載的長文《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記得他說他甚為訝異強世功那種施米特主義的納粹法學,他引強世功的原話,我還記得:「政治問題的關鍵不是對與錯的問題,而是服從與不服從。只要不服從政治權威,『說你錯,你就錯,做對也錯』。」
陳冠中說強世功貶抑成文憲法、強調黨大於國大於憲法,他弱弱地問:基本法是否牢靠、是否值得信賴呢?我們也弱弱地問,既然「一國兩制」來源於和平解放西藏,接下來,我們香港和西藏是不是就同一命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