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丁山在新亞讀書時,錢穆先生已離開新亞赴台,掌管校政的是院長吳俊升博士(巴黎大學教育哲學博士,杜威學說專家),他是錢先生從台灣請回來當接班人的。錢先生於1965年6月離職,吳博士於7月上任,直至1969年6月,那年,吳博士68歲,接任人卻是69歲的沈亦珍博士,沈博士是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做了一年,交棒給70歲的梅貽寶博士,左丁山的畢業證書便有梅博士的蓋印。
四年之內,遇上三位院長,卻只和吳先生有些往來,其他兩位很少機會見面。1968年,全世界學運風起雲湧,美國大學生反越戰,便曾發生柏克萊和哥倫比亞大學的騷亂及Kent州立大學的示威鎮壓,巴黎大學生上街與警察對峙,有「五月革命」之稱,導致強人總統戴高樂將軍下台。影響所及,香港學生也有少許活動,但因時維六七暴動之後,港英政府大為緊張,監控甚嚴,學生運動主要在校園內舉行,當時左丁山是二年級生、學生會時事委員會委員,被選為「學生爭取參與校政委員會主席」,吳先生特別召見,問學生意欲何為,之後書信來往,間中開會討論,吳先生守得密不透風,嚴拒學生參與校政,我們一班小伙子根本無奈他何,他雖然曾任台灣時期的教育部次長,但沒有使出官威,對我們還算客氣,不介意我們在談判時語言頂撞。記得有一次,左丁山病了,由委員會秘書(後來不幸英年早逝)寫信件給他追問一些事情,吳校長拒絕回應,左丁山後再找他跟進,他給左丁山看看委員會秘書給他的信件:「敬啟者……此致吳俊升院長」,內容並無過份之處。吳先生對左丁山說:「你們小孩子還是要守禮的,這樣的格式對師長不敬!」再拿出左丁山給他的幾封信:「這樣才算基本上合格!」原來老人家很着重尺牘禮儀,見左丁山懂得寫:「吳院長俊升博士鈞鑒,敬陳者……敬候鈞安(這一套其實是小六尺牘課鄺諤老師教導的),吳先生便認為孺子可教也,願意和左丁山對話。爭取參與校政一事,在吳院長的太極神功下,不了了之,若干年後,新亞學生卒在院務委員會取得席位,已是後事。約在1977年左丁山在聖佐治大廈美國銀行任職,某日中午輪值為duty officer,竟有老人家在一樓櫃枱求見,職員帶他到二樓會面,老人家竟是吳俊升先生,他打聽到昔年學生在美銀工作,特別來到中環開戶口,以便辦理移民美國手續,左丁山不敢怠慢,立即為他辦好事情,送他出門,鞠躬道別而去,之後未再有緣見面,後聞他於2000年病逝,享年9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