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熱民主牆 - 左丁山

炒熱民主牆 - 左丁山

教育大學和中文大學的民主牆標語事件,大學和大學生到上星期四為止,看來都係採克制態度,雙方不欲事件搞大,即使是特首林鄭月娥,亦肯定地,公開地表示不想再評論事件,顯示出特區政府內部還有此冷靜頭腦,知道將事件放大,會更進一步分裂香港,對特區政府吹和風的方向,沒有好處。
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息,據明報專欄李先知透露,建制派意圖將事件擴大,以便向中央表忠,試看「文匯」「大公」兩報不斷猛烈攻擊大學當局,便知李先知的消息並非空穴來風。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教授本是溫和梁粉,梁振英競選時,鄭國漢是支持者之一,嶺大前主席陳智思,現任主席歐陽伯權皆是商界溫和派,陳智思助林鄭月娥競選有功,成為行政會議召集人,當然是建制派成員,但鄭校長表示反對港獨之餘,只是說了一句:「民主牆貼港獨大字報屬於討論性質,沒有問題」,便給文匯報找來甚麼教育界人士如蔡若連的盟友、教聯會主席黃均瑜、教評會主席何漢權質疑批評鄭國漢,大字標題云:「教界責嶺大縱播『獨』」!如此文革式痛批梁粉學者,極左派恐怕不惜分裂建制派,目標就是大樹特樹中聯辦的權威,不盡聽話的建制派,犧牲在所不惜。中聯辦指揮棒指向各方各面,林鄭月娥只能扮演粵語殘片白燕的角色,不敢聲張。據一位學術界人士聽到的消息,在港的中科院、工程院院士也要參加一個座談會,這是甚麼意思,你懂的,故此8大校長不聯署,便來一個10大校長聯署,以示權威!
到大學隨便一問便知道學生民主牆平時根本無人注意,今天的大學生已懶得執筆寫文章張貼於民主牆,只掛一句兩句空洞口號而已,有了網上討論區,有誰會在民主牆討論辯論?這次事情鬧大,與政治禁忌蔡若蓮的「人氣」有關,但若不是各傳媒大事渲染和強硬建制派以為「執到」的話,各界人士冷靜下來,不要孩子氣,便知道「激動無謂」,如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劉鳴煒所言,大部份青少年對港獨沒有興趣,只是傳媒及社會將小部份人的言行「炒大」,事件應該讓大學自行處理,政府及校外人士等都不應干預。劉鳴煒算不算是建制派?當然是,文大會因為他這番說話而修理修理他嗎?
近兩個星期,一些人搞聯署行動,反對港獨,責罵學生,左丁山一概不參加並試圖勸止,表一個態太容易了,但文革的慘痛教訓之一,就是人們應該擁有不表態的自由,個人可以抵抗一窩蜂,發動聯署很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大學校友參加聯署之前,不妨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