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里約奧運羽毛球男單決賽擊敗林丹摘銅,成為自1996年奧運後首位踏上頒獎台的歐洲選手;到今年更上一層樓,在世錦賽決賽再挫林丹,令艾素臣(Viktor Axelsen)火速上位;而這位23歲的丹麥羽毛球選手更能說出一口流利的中文,令他在亞洲取得更高人氣。
近年亞洲球手稱霸羽毛球壇,在里約奧運贏得季軍的艾素臣實在是歐洲球手的一大突破,因為這位23歲丹麥小將是繼同胞拿臣(Poul-Erik Hoyer Larsen)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奪冠後,成為首位在奧運踏上頒獎台的歐洲球員。艾素臣人氣急升的另一原因,是他竟然懂得說中文。
中文改名「安賽龍」
艾素臣自2014年開始透過Skype學習中文,而他的中文名「安賽龍」,他笑言這個名字大有深意:「安是取自Axelsen的普通話發音,賽是因為我經常四出參賽,而龍則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這位羽壇「中國通」不單能夠跟別人用普通話對答,他努力學習中國文化,早前艾素臣更在微博上載自己背誦《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短片,他更笑言:「每當我遇上困難的時候,都會想起這些說話,為自己打氣。」對於自己學習普通話的動機,艾素臣不諱言是為了「錢途」及出路,他指出懂得中文能夠令自己簽下更多代言合約,並為退役後成為教練而鋪路。
「醜小鴨變天鵝」
不過,出身於丹麥這個童話王國,跟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故鄉同樣是奧登斯(Odense)的艾素臣,直言自己最喜歡的文學作品是安徒生的《醜小鴨》。雖然艾素臣在2010年曾贏得青年世錦賽冠軍,但他在一眾頂級球手中或許仍是毫不起眼的醜小鴨,直到近兩年接連在大賽取得佳績,更在上月世錦賽直落兩盤殺敗林丹封王。目前世界排名第二的艾素臣說:「我已經變成一個較成熟的球員,就好像醜小鴨變成天鵝一樣。」
國際發球新例知多啲
國際羽毛球總會在今年年初推出了發球檢測器,並將發球高度限制於1.15米,而新修訂目前仍在試行當中,預計會於2018年全英羽毛球公開錦標賽中實施。身高1.94米的丹麥球手艾素臣對新修訂表示不理解,認為做法對較高的球手不利。文:孖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