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長言傳身教的社會現實(傳媒工作者 林彥邦) - 林彥邦

大學校長言傳身教的社會現實
(傳媒工作者 林彥邦) - 林彥邦

1919年5月4日,北京各大學學生遊行,最終一把火燒掉趙家樓,後來學生被捕,當時的北大校長蔡元培,即使不同意學生的手法,還是拉着一幫校長,設法營救學生,事後引咎辭職。
不覺百年,蔡元培啊蔡元培,現在看來你真的不懂教育,看看張仁良、沈祖堯以及八間大學的校長們和中大黃乃正院長,他們才是現代教育的楷模。
蔡先生你以為學生犯錯,為師者應當盡力保護,讓他們有機會改過自身,你錯了。
學生犯錯,作為大學校長,理當第一時間號召傳媒,義正詞嚴劃清界線深表遺憾,即使未肯定涉事人是否自己學生,主動出擊公開譴責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能流出兩滴眼淚固然效果絕佳,否則盡力哽咽一番也可。若事涉官員家人,更必須高舉禍不及妻兒的大旗,將事件定性為「超出人類道德底線」。
如有必要,「意外」讓相關人等資訊流出,讓大眾當判官,既可避免弄髒雙手,將學生趕出校時亦更有底氣。
有教無類只是想像,未審先判才是真相,你懂了嗎?
你的第二個錯,在於誤以為學校之道,在於辨是非、明道理,廣開言路讓真理越辯越明。錯!須知道學校是社會縮影,社會現實向來是非不明,黑白顛倒,辯論不能分對錯,道理不能定真偽,真正的教育,當讓學生及早認清現實:是非對錯,由權力定奪,誰有權誰說了算。
學生說討論是言論自由,為師者應當一再重申這是違法,將有關物事清理乾淨,禁之絕之。
至於為何違法?違反了哪條法律?有何懲處?為何違法者可以公然遊走於大庭廣眾而不會被捕?好端端一個社會,為何有人持續提出這些被指是犯法的主張,是人出了問題,還是社會制度出了問題?

標準可以雙重 政治必須正確

這些問題根本不必回答,只需讓權力說話,我說是則是、非則非。同學可以享有言論自由,但自由亦不能濫用,有自由就有責任。長篇大論背後的道理只有一個,我就是權力,權力就是正確。
這才是社會現實,由校長親身向學子示範,才是身教之所謂也。
蔡先生的第三個錯,是容讓校園成為暢論不同政治思想主張,讓學生暢所欲言的園地,還鼓勵他們關心社會國家,教導他們讀書不忘救國,簡直是錯得離譜。
讓學生遠離政治,才是教育之本,學校是造學術的地方,為學者專注書本考試便可。
一旦有外來勢力到校叫陣,學校應當保持中立,同時密切督察學生言行,學生若言語激動有所閃失甚至冒犯他人,務必狠狠鞭笞,這樣就能做到「不讓校園成為政治角力平台」的最高法則,讓校園排清政治角力的遺毒,復歸學術為先的平靜。
然而年輕學子,嚮往挑戰權威,以叛逆為榮、順服為恥,為人師表者若尚覺未克盡己任,應當糾合志同道合之士,嚴正表達個人正確的政治立場,並宣示此為學校視作正確的唯一政治立場,打破校園政治中立的枷鎖,以己身為學生之典範,方為功德圓滿。
切記標準可以雙重,政治卻必須正確,做校長不過一時,做中國人卻是一世。
最後一個錯誤,是蔡先生你誤以為教不嚴是師之惰,學生的錯應當由老師來承受。
當今之世,為教育者必先讓學生嘴巴合上少說少錯,若學生犯錯,雖說為師者責無旁貸,然而學校有規有矩,一切需按「既定程序」,若學生堅持一錯再錯,為人師表者既而無能為力,退下不必,跪下即可。
當世典範的教育家們,經此言傳身教,如蔡元培之流應當覺今是而昨非,得以了解教育之真義,各位功德既成,跪安吧。

林彥邦
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