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要走第三條路,創立新思維,卻變成了貽笑大方的「中間超人」。有人要矢志打破二元對立,走實幹民主的中間路線,最後成為位高權重的行會成員。曾經聲稱自己代表民主派進入體制,言論卻只針對民主派。戰友都相繼離他而去,毫不反思之餘,又將自己打造成社會撕裂的受害者。最令人感到悲哀的是,他得不到民主派盟友的認同,卻自稱民主派,最後淪為強硬建制的打手。誰也想不到昔日作為民主派領袖的湯家驊,今天只能以批評民主派搶佔話語權,終日在Facebook與強硬建制五毛圍爐取暖。
當日打着修補撕裂,重建希望的中間路線旗幟,沒想到今天變成一個具法律及泛民背景的高級打手,而且從來不接受批評,也沒有修補撕裂。從政者的胸襟、氣量、風骨與人格,湯大狀仍剩下多少,各位心裏有數。
近日,幾間校園的風波稍為平息,教大校董會主席馬時亨以至行會召集人陳智思也呼籲社會讓學校處理事件,「教育歸教育,政治歸政治」。仍然繼續窮追猛打的,只是藉着港獨增加自己政治籌碼的利益集團。筆者相信湯大狀不是這個集團的人,可是他不經意間成為重炮手。繼當日斷然指控在教育大學民主牆貼上諷刺蔡若蓮的人屬泛民支持者的大學生後,湯大狀又再發炮批評學生及泛民主派,難道這就是修補撕裂的最佳方法?事件發生後,社會絕大部份人都知道那些行為說話是涼薄,袖手旁觀的人不多,捉學生痛腳落井下石的人反而最多。我們的社會難道就要將個別學生(連身份也未確定)在校園中的犯錯不停放大,然後進行道德審判及批鬥,甚至不錄用沒有關係的人,要他們陷入永無翻身之地呢?
政治不應是鬥骯髒、鬥狠毒、鬥沒人性;政治是要顯示自己的價值觀乃值得他人認同和敬重。可惜政治流氓仍然陰魂不散,硬要挑動 「偽港獨」議題,繼而鼓動愛港力及珍惜群組等批鬥隊伍闖進校園,挑釁學生和造成衝突。身為行會成員的湯家驊不但沒有譴責這些骯髒、狠毒和沒人性行動,反而與他們一唱一和,間接認同他們的理念。
曾俊華的中間路線雖然未竟全功,但最少他能夠吸納不同政治光譜的支持和尊重。湯大狀無甚建樹,最終卻讓他晉身行會。我們今天便是這樣,社會制度不公,民主化前路茫茫,有才能及政治道德的被拒諸門外,投機分子卻無處不在。
最後引用湯大狀高徒的名句作結:「流氓不可怕,最怕流氓有文化。」
http://www.facebook.com/cheungkingyi
張景宜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