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近日來到美國舉行《在世界地圖上找到自己》巡迴演講。日前在三藩市舉行的首場演說,吸引了很多聽眾前去參加;其中不乏年輕的華裔面孔,也得到十分熱烈的迴響。本周末(9月17日),他將要在洛杉磯舉行此次巡迴的最後一場中文演講,預計更將吸引洛城本地大批華人民眾參加。
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
本次演講主題主要探討台灣在世界舞台的角色定位與思考。嚴長壽表示,台灣曾具有令人驕傲的人文教育、人才、以及文化優勢,但曾幾何時,這樣的榮景已經漸漸在消退。他強調,台灣角色的改變是大時代背景的問題,而非當代年輕人的錯。因為如此我們才更需要注重教育,讓年輕一輩能夠仔細思考,找到自我定位,改變台灣現在的國際困境。
「現在的年輕人對未來這麼不確定,其實是我們(政府)在20年前造成的」。他表示,台灣的民主難能可貴,但是過多的「政治暴發戶」也造就了許多情況停滯不前。許多人只是開出支票,但這些政策根本沒有落實的空間,「像是亞台營運中心這樣的政策,都只是口號而已」。嚴長壽強調,政治猶如春藥,在民眾熱衷的同時,也要能夠有辨別虛實的能力。
近年來專心辦教育的嚴長壽說,當年台灣的教改走上了錯誤的方向,廣設大學、供過於求的結果,就是讓台灣連原本優秀的技職教育系統都失去了競爭力,只訓練出大批沒有競爭力的學生。當初看似皆大歡喜,再回首卻是全盤皆輸,「當時我就看到了現今的狀況,即使我提出勸戒,但還是無法改變這個事實,事實上,我們根本不需要那麼多類似的學術機構」。
「現今年輕人最大的問題,就是考試的環境了限縮他們的價值觀」。嚴長壽說,台灣的教育還停留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思維中,大家拼了命只想考上最高學府,換來的就是學子們總是犧牲與同儕合作的機會,也犧牲了他們欣賞音樂、舞蹈、美術、文化的想法。結果得到了甚麼?「這些所謂的精英都不太會做人,也缺乏溝通能力」。他認為,台灣人的虛榮心造就了這樣的政策,而如今正是需要力求改變的時刻。
「我希望他們有思辨的能力,在享有自由的同時,也必須要有自律的能力」,對於教育下一代的教育因素,嚴長壽認為,唯有讓他們能思考,突破傳統枷鎖,台灣才有未來,年輕人也才能找到熱情,找到自己的使命。「一個人如果能把他的工作、事業、使命合而為一,這樣的生命才是最幸福的」。嚴長壽強調,自己在職業生涯的每個階段都抱很大的熱忱,才能造就今日外界眼中成功的他。回首過往,他笑說,「自己十分幸福」。
快來聽嚴長壽美國最後一場中文演講
時間:9月17日
地點:Pacific Palm Resort,One Industry Hills Parkway, City of Industry
票價:一般票20美元(約156港元),VIP票50美元(約390港元),門票收入將作公益支出使用
電話:626-695-3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