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港督肥彭的Confession(盧峯) - 盧峯

末代港督肥彭的Confession
(盧峯) - 盧峯

末代港督肥彭的書一般都易讀好看,更是學英文的「秘笈」,他的新作《First Confession: a sort of Memoir》也不例外。二百幾頁的書,兩、三天就看完。
末代港督是肥彭最耀眼的公職,他新作中關於香港的內容不算少,還罕有的月旦幾位前港督及「中國通」如麥理浩、柯利達等。肥彭說麥理浩是令外交部高層最頭痛的駐外官員,甚有主見,甚至不按指示辦事。在香港事務上,麥理浩有種 I know best 的態度,絕不認為香港需要發展民主政制或讓港人參政。
肥彭對英國前駐華大使柯利達更不客氣,嘲諷他辦外交沒有原則,只懂向北京表示恭順,而在逢迎背後則兩面三刀,口不對心。他披露柯利達曾私下狠批京官是惡棍流氓。
談到leadership,他品評了三位共事過的首相:希思、戴卓爾夫人及馬卓安。肥彭對馬卓安最客氣,說他成功為英國在歐盟爭取最佳條件,又在一致看淡下勝出大選,批評馬卓安碌碌無能實在不公平。對鐵娘子則在尊重中有些不客氣,一方面稱讚她成功壓倒工會,恢復政府有效管治;另一方面批評她凌駕於保守黨以至政治體制任意妄為。到90年因黨內譁變黯然下台後,鐵娘子把怨憤發洩在馬卓安身上,拖他的後腿令他形同跛腳鴨更是要不得。
對希思肥彭比較detach,肥彭說了個有趣故事讓人較明白希思為何迅速從首相變成人人敬而遠之的「孤獨精」。話說有一回肥彭要為希斯撰寫演說,於是跟另一個文膽到希斯寓所度橋。他們從清早到下午仍未定稿,餓得腹如雷鳴。忽然,希斯的助理拿來一份龍蝦沙律及半支白酒,希斯立時據案大嚼。吃到一半他忽然抬頭問肥彭吃飯沒有,二人立時說還沒有,希斯只拋下一句"You must be jolly hungry then."就自顧自繼續吃沙律,教二人哭笑不得,也反映希斯實在不體貼。
對《First Confession》印象最深的是肥彭幾十年來親歷、親身處理過的「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問題,書的不同部份都有意無意點出相關主題。例如他特別提到自己的Irish及天主教背景(跟主流英國政治精英不一樣);成為歐盟外交事務專員後協助處理科索沃、塞爾維亞的種族清洗罪行更令他深感身份政治的巨大破壞力。
而最令人看得心有戚戚然的是北愛爾蘭新教徒與天主教徒的世仇。這一頁歷史在英國非常不光彩,那種反覆報復仇殺跟「種族清洗」沒甚分別。肥彭憶述他到北愛爾蘭推動警隊改革,有一回他到某小鎮辦諮詢會,在接近尾聲時,一位女士忽然站起身對肥彭說,你來這裏說些漂亮話然後回家就萬事大吉,我們可得繼續面對苦澀的歷史與現實。接着他指着旁邊的青年說:"this man here murdered my son."(那青年因改革得到特赦及提早釋放),全場登時鴉雀無聲,機智如肥彭也不知如何打圓場。當身份政治引發的仇恨深入社會脈絡的時候,要撫平談何容易。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