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哀順變」英文 - 馮睎乾

「節哀順變」英文 - 馮睎乾

這晚外出吃飯,聽見鄰桌兩位女士在談論近期的自殺案,立即豎起耳朵偷聽,好奇她們會否分析樓價,或說出「超越人性道德底線」的話。結果她們居然把話題扯到英語去。一人問「節哀順變」英文怎說,另一人吞吞吐吐,講了「I regret」兩字便無以為繼。其實要把「節哀順變」譯英文,有兩個方向:一是直譯字面意思,二是找出洋人在相同情境中用什麼語句。相信兩位女士想知道的,是第二種,譯法儘管也視情況而定,但一般來說很簡單:書面慰問固然可文縐縐寫「I would like to extend my most sincere condolences to you」之類套語,只是略嫌官腔;如果你不是林鄭這種高官,又不是寫公函,說「I am so / very sorry...」就可以了,關鍵在語氣——要真心。
若直接翻譯,得先弄懂這四字何解,莫說洋人,即使是中國人,恐怕也不甚了了。「節哀順變」出自《禮記.檀弓下》:「喪禮,哀戚之至也。節哀,順變也。」這裏「喪禮」專指父母之喪,孝子哀痛之極,為免傷及受諸父母的身體,就要節制悲哀,即「節哀」。所謂「順變」,現代人通常按字面解作「順應變化」,古人則不然,《禮記正義》解釋為「順孝子悲哀,使之漸變也」,即順着悲哀之情,節制地做些宣洩情緒的動作,如「辟踊」(撫心、跳躍),以及因應心情而改變造型,如「袒、括髮」(打赤膊、束髮),藉以「漸變」孝子的哀傷,平伏他的心情。可見「節哀順變」本是古人服喪之道,若不懂古時的喪禮文化,不要說譯成英文,即使中文本義也難以理解。
話說回來,現在還有人說「節哀順變」嗎?無論親友過身、寵物離世,抑或打碎了一隻心愛的杯,大家通常只會在臉書上向健在的事主送上一句: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