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讓子彈飛到魚蛋論的公平與不公平(自由撰稿人 諾仁) - 諾仁

由讓子彈飛到魚蛋論的公平與不公平
(自由撰稿人 諾仁) - 諾仁

教大出現針對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喪子的標語,林鄭月娥、建制派及一眾愛字頭團體緊跟大隊指揮棒,齊聲譴責,林鄭月娥向教大校長張仁良表達關注,似有施壓之嫌;教大校董會主席馬時亨聲言要追究到底;民建聯陳恒鑌要求革除肇事者學籍;更有拍攝到兩名懷疑肇事者的閉路電視片段被傳媒公開,將兩人作網上公審,誓要置兩人於死地。
蔡若蓮喪子,屍骨未寒,教大民主牆上的標語固然刻薄,但若高明一點,只貼上前教育局長吳克儉的「大學生自殺因欠生涯規劃」論,教育局又會否出聲明譴責?譴責的又應該是誰?
其後,該民主牆又再現侮辱已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及其遺霜劉霞的標語,林鄭月娥、馬時亨、陳恒鑌都未有再批評半句。
這些厚此薄彼的言行早見諸於回歸後的香港社會──小學老師林慧思在公眾地方講粗口,梁振英要求教育局徹查,建制派指她教壞細路,然而警察非法集會,在講台上大聲爆粗,就只是宣洩情緒,表達不滿;佔中、旺角騷亂的示威者就是犯下彌天大罪,法庭需要重判,相反七警打人被判刑是政治逼害;泛民議員宣誓時「玩野」,就是不莊重,就要被DQ,相反建制議員學歷作假,甚至梁君彥選主席時未有依時提交文件,立法會秘書處卻選擇輕輕放過。這些高官、建制派經常今日的我打倒昨天的我,如何叫年輕人信服,又有何資格對年輕人指指點點?
還有那些大學的校長張仁良、沈祖堯,他們雖不至於扭曲事實,盲撐政權,但對政權的胡作非為未敢發聲、對政客愛字頭團體干預學校運作卻未有捍衞學術自主、對有學生被判入獄卻未有半句聲援,這樣無異於協助政權打壓弱小,其身不正,如何樹立榜樣教導學生?反之,他們對犯錯的學生卻高調訓斥,嚴厲處分。
《讓子彈飛》其中一幕,主角張牧之假扮鵝城新上任縣長,他對百姓說:「我來這裏只辦三件事,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
香港的年輕人要求也只有三個公平──公平的選舉,一人一票選特首和立法會,不設任何篩選;公平的政策,政府施政要公開諮詢,與民共議;公平的法律,對待犯錯的人一視同仁,不偏不倚。
可惜,這個政府偏偏不懂公平為何物,普選特首要先符合中央心水,參選立法會也要先過確認書一關,選上後還有可能被DQ;政府施政永遠向大財團傾斜,或者以大白象工程向權貴獻媚;普通市民要是不滿示威,就用法律來對付,一旦示威者使用暴力反抗,就要上訴再上訴,把示威者關上十年八年。
這樣受打壓的新一代,心中的怨恨可想而知,雖然這不是他們口出惡言的理由,但這樣不公平的社會才衍生這樣的負面思維,一如黃子華「魚蛋論」──點解你串魚蛋多我兩粒架?我唔要你比返兩粒我,我要你攞走佢兩粒!咁就公平啦!點解你少兩粒魚蛋都食得咁開心,唔公平!大家都要唔開心,大家食得好仆X咁囉!
林奮強說香港不是一個令人快樂的地方,他說得沒錯,或許蔡若蓮副局長如果早一點參透林奮強的說話,帶兒子離開香港,就可以避免悲劇發生。

諾仁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