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情︰私家看護

醫護情︰私家看護

起初的她,常常出來問父親的情況,咳一聲也緊張得要命,似乎未接受到父親每下愈況的身體狀況。她父親徘徊在死亡的邊緣,而她仍然捨不得,更期待父親能回家,看似冥頑不靈,瘦弱的她沒有放棄,竟然學起餵胃喉、抽痰、扶抱等技巧來,並在家中預備各類醫療設備,為父親隨時出院作好準備。
她下了很大決心,長時間留在床邊,陪伴父親左右,每晚倚着那橙色的老人椅睡在父親床邊,每兩三小時便為父親轉身,聽見痰聲,便隨即抽痰,為的是讓父親在最後一程路上走得不孤單,更舒服一些。
我們習慣地上下班也看看她在不在,跟她打個招呼,便各自開工,我們都叫她作「私家看護」。她就像是我們病房的一員,她會慰問生病的同事,記得我們每位同事的稱謂,從不吝嗇對我們的表揚,而我們也會心痛她的辛勞,擔心她的身體狀況,常常勸她休息,更笑說她不休息,便不讓她來探病。
回家的機會來了,她與家人總動員籌備,我們也替她開心,我們提供不少建議及協助,她父親回家後血壓下降,在家只是逗留片刻便回來了。不過,她與她的家人回到病房後對我們連聲多謝。
那天晚上,她因病進了急症室,不能守望在床邊,在她到來之前,她父親靜悄悄地離開了,對於未能陪伴父親至最後一刻,雖然可惜,但想深一層,她可是陪着父親安靜地走了最後一程,她的付出沒有白費。
我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向她表達我們病房的感謝︰「或者你從沒想過你對家人的付出會對我們的工作是多大鼓舞!或者你沒想過你慷慨的表揚和感謝信,對風波中的我們來說,是多麼的重要!感激你在傷心的時候仍願意為我們憂心,感謝你一直以來的信任、體諒及支持。」

撰文:沙田醫院內科及老人科護士王穎怡及劉映均
逢周一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