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燒衣化寶是中國人拜祭先人的傳統習俗。《蘋果》昨巡視屯門青松觀及粉嶺蓬瀛仙館,發現均設化寶爐,不少善信輪候化寶,但無職員在場看守。
「熱到可煎熟蛋」
昨發生意外的圓玄學院化寶爐長12米深2.5米,以石屎建構並有鋅鐵上蓋,但已嚴重銹蝕,當時積聚1.5米深灰燼,有如高溫灰燼池。因正值盂蘭節,近日一直開放供化寶,故爐底一直燜燒,消防處指灰燼高溫達600℃,擴散令石屎圍欄高溫,有警官形容「熱到可以煎熟幾隻蛋!」外圍鐵欄亦熱到「辣手」。
今次意外令人關注化寶爐安全問題,記者昨午巡視屯門青松觀及粉嶺蓬瀛仙館等廟宇,其中青松觀設有一個圓形磚砌瓦頂的化寶爐,爐口4呎闊,爐內有多條鐵通隔開灰燼,故有人爬入亦不會墮下爐底。化寶爐旁貼有「危險!請勿靠近」警告字句,但無職員看守。
至於蓬瀛仙館的鋅鐵化寶爐爐口闊10呎,爐內同設有多條鐵柱以分隔灰燼。現場所見,化寶爐旁並無警告字句,但距化寶爐6呎外則放有一個滅火筒。有善信指化寶時會小心,但承認人多時應有職員協助,並提醒應照顧同行小童及長者。
■記者金敏琍、張珮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