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標準是劇毒 - 畢明

雙重標準是劇毒 - 畢明

有些人命是數字,有些人命是大事。
香港近年最人才濟濟的蓬勃行業,是「龍門搬運工人」,高薪厚祿金腰帶,工作範疇比殺人放火更心曠神怡兼有前途地位得多。
選擇性失聰、失明、失智,選擇性內疚、遺憾、痛心,同一件事同一性質,處理態度不一,祇譴責你想譴責的人,包庇你要包庇的人,避開太燙手的,衝出來賺討好上頭的,路人皆見一地都係雙重到盡的標準,會不會太精刮,太嘔心。
如果有個龍門叫道德,有個龍門叫公義,有個龍門叫底線,今時今日龍門已經改名「隨意門」。那些gatekeepers,如果你們一時一樣,一時守衛底線,一時沒有底線,一時助紂為虐幫對手搬龍門,你沒有資格做守門員。對不起,你不配。那些權貴領導,當同類型不公義和不道德成行成市時你們逍遙消失,視而不見,你已失去為同類事情充當警鐘及判官的身份,對不起,你不配。
沒有公開嚴明價值及法律標準的社會很危險,而且變態。社會上幾多政府經濟民生的事,已經太多打茅波、已經球證旁證都係你嘅人,你仲搬龍門!?正常人很難心理平衡,正常人都癲、都恨,至少需要發洩鬱悶悲憤。
對人家的喪事幸災贈興,發死人財抽死人水,絕不苟同,絕對情何以堪。這是一個清晰不移的品德標準。但與其高調譴責誰,不如想想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高呼「禍不及妻兒的」,尤其高官「賢達」,希望也會為劉霞發一點聲,為吳克儉說大專生自殺因沒做好生涯規劃拍枱、記得「遺憾」。
台灣太陽花學運的陳為廷問過:「為什麼你們對掌權的人這麼寬容,對於沒有權力、一路被壓着打……的人這樣嚴苛,這什麼社會呀?」
社會為什麼那麼多恨?太多不公義和殘忍。普通大專生、一般教師、平凡的百姓,自殺死了,平淡風涼話如水,誰涼薄?政府有幾多人關心正視,又投放了幾多人手資源高調有效了解改善,這些慘劇發生時,你在哪裏?有個國家,馬路上有三歲小孩被輾過,兩次,重傷,垂死,途人都袖手旁觀的,這算不算喪心病狂喪盡天良,事件揭露時你在哪裏?有沒有記得悲憤莫名,哭腔喚起社會良知?都唔同你講你最怕的六四、李旺陽了,嗰陣你又喺邊?選擇性出聲,一定是最有說服力了(曲),現在忽然跑出來扮正義聯盟,太肉麻偽善嘔心了吧。
這吃人而劇毒的雙重標準,正蠶食着我們的社會。如果標準可以雙重、多重、彈性,因人而異,那標準還有什麼意義。
馬丁路德甘說“Law and order exist for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ing justice and when they fail in this purpose they become the dangerously structured dams that block the flow of social progress”,法理秩序是為了建立公義而存在,針拮你的就是血肉,刺穿他人的就是賤民你死你事,請問哪裏看得見公共的正義。講一套,做兩套,這才是令年輕人最沮喪的。
教育官和教育家是兩回事,教育家知道有教無類循循善誘,如果你信教,耶穌說讓最小的弟兄到他跟前來,教育家會讓最反叛的孩子到自己跟前,而不是嚴聲厲詞判他罪。
口說想修補撕裂的人,知不知另外有些孩子也在痛、也在受苦?為什麼一有事便攻訐發炮,為什麼還要掉入689的思維行為模式?除非你真是689 2.0。
錢鍾書先生在《讀伊索寓言》寫:「全看我們成年人在造成什麼一個世界,什麼一個社會,給小孩子長大了來過活。」全。看。我。們。摃起責任吧。
「這什麼社會呀?」對掌權的人寬容,對沒權力、被壓着打……的人嚴苛,港式精神分裂的雙重標準社會,正是這些相反極端的力量在反方向扯裂社會。
《出貓特攻隊》大破票房紀錄,人人都說娛樂性豐富,我笑不出。在沒有公義,貧富懸殊,有錢就是硬道理,有權就是真標準的社會,會扭曲最善良的人。片中最末,出貓得最卑劣最義無反顧的,結果是原來最善良的人。「越有錢就越有得玩呀!呢個世界公平咩?」許文彪金句,無記經典劇《創世紀》教我們的道理,因為受夠不公平,最善良的人會變成了惡魔。
好人難做。好人難做,仍要做好人,我知,但我們可否造一個公平公義一點的世界,讓善良的人可以過得容易一點,而不是我本善良,被迫要hack了建制,出貓發洩,或以反叛去平衡心態?
如果你認為有些人很不該,請先用相同標準來說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