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阿嬤】鮮魚筆袋超像真 手工名物加推粟米版

【台南阿嬤】鮮魚筆袋超像真 手工名物加推粟米版

台灣五花八門的市集和文創商品, 常吸引文青去潮聖。如果有逛開台灣市集,或許會對一款仿真度極高的鮮魚筆袋和蔬果筆袋有印象。以為是出自年輕人設計?錯了!原來全是一班台南阿婆親自創作的商品。2015年,一班60歲以上的偏鄉婆婆成立自家品牌,在喜樹市集售賣親手縫製的虱目魚和蔬菜筆袋,在台灣火速爆紅 ,一個鐘已賣500個,當時三位阿嬤成功自立門戶創業。

台南喜樹,一個散發着歷史氣息,又充滿溫情的小區。走進四彎八柺的紅磚巷弄,常看見老人和貓,社區老化嚴重的問題,沒有把喜樹變得毫無生氣,一班老人反而鬼主意多多,在重新學習中找到趣味與自信。台南市南區樂齡學習中心的總幹事、黃槿花文創當初的策劃人李莉莉解釋:「喜樹早期是個傳統漁村,年輕人都往外移,社區只剩下老人。因此我們的喜樹國小開了樂齡學習中心,設計了許多讓55歲以上的長者學習的課程,例如繪畫、手工藝、舞蹈、書法等,讓他們快樂學習,忘記年齡。」搞市集、演舞台劇、辦畫展,樂齡中心為一班公公婆婆製造不同的機會和發揮空間,讓他們老了有所依。

今年婆婆們又有新搞作,推出紫色蔬菜系列,量產售賣像真度極高的蔬菜筆袋等產品。(左起)紫椰菜化妝袋HKD117、洋葱散紙包HKD99、紫粟米筆袋HKD151、茄子筆袋HKD78。

老師很滿意婆婆們的作品,認為都很可愛、很有自己的味道。(右起)紫椰菜斜背袋 HKD180、紫椰菜絲巾HKD206

把阿嬤們的作品拿到當地市場給魚檔菜檔老闆看,他們大讚作品像真,值80分。紫椰菜咕𠱸(右)HKD65

魚檔老闆手持真假虱目魚作比較,大讚婆婆手藝精湛。

「兩年前為幾位阿嬤成功創業後,就覺得我們社區還有很多長輩需要這種模式的協助,所以我們用樂齡文創品牌,幫助一些想要創業的婆婆。」隨莉莉走到文藝氣息濃厚的樂齡中心參觀,一班老人專心地上每周三也舉辦的繪畫班,見我們來,婆婆們就忙着展示她們推出的最新蔬菜系列,分別有紫色高麗菜(椰菜)、粟米、洋蔥等,把它們製成筆袋、絲巾和散紙包,設計巧妙,仿真度極高,非常可愛。莊春桃婆婆快樂地為我們展示:「我們小時候是做農民,就會種這種高麗菜和玉米。紫色看起來較鮮艷又好吃;絲巾冬天圍起來,很溫暖很好看呢!」;另一位婆婆馬麗枝說:「這個筆袋像真的粟米,把葉子剝開,這裏有拉鍊打開,就可以放鉛筆和錢,很方便。」兩位婆婆是喜樹樂齡文創平台的公關高手,常在喜樹市集見到她們。

筆袋製作得這樣像真,全是教畫畫的郭老師和張老師的功勞。「以前喜樹居民是以捕魚和耕種為生,對魚和蔬菜特別有親切感,故以此取材。我們先買真實魚和菜回來拍照,印刷在布上再讓婆婆們裁剪和縫製。蔬菜製品一開始都是圓的,後來造洋蔥時把外型變成四分之一,想把它立體化,看起來更真實,但也特別難做。」除了設計不同課程,樂齡中心也跟同區不同學校合作,讓小學生、大學生來喜樹跟老人一起畫畫做勞作,甚至有隔代親子課堂,讓老人把所知所識傳承給小朋友,「偏鄉老人子女多數不在身邊,能讓年輕人進村陪伴他們,他們會很快樂。我們也讓有不同專長的老人做課程講師,最後可老人服務老人,互相幫忙。」

一班台南婆婆每個星期三也到樂齡中心上繪畫班,希望在今年舉辦畫展。

樂齡學習中心為當地長者提供繪畫、手工藝、舞蹈、書法等等不同課程,讓他們快樂學習,忘記年齡。

記者:王秋婷
攝影:伍慶泉
鳴謝:亞洲萬里通、台南晶英酒店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
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