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來個氫彈試驗後情況似乎跟以往他的挑釁有點類似:各國齊聲譴責及要求加強制裁,金融市場震動一下,網上及傳媒熱議一番,然後又business as usual,金融市場回穩甚至再次上升,制裁仍是有等於冇。好像甚麼事也沒有發生。
這種沒來由的萬日如常感覺以至虛假的安全感其實非常危險,明顯低估了北韓氫彈試驗對東北亞地區勢力均衡的衝擊;隨之而來的軍備競賽會造成甚麼損害更是難以估計。
金正恩成功試驗威力強大的氫彈說明朝鮮半島無核化願景已成泡影,從美國到中國以及整個亞太區都要接受北韓是擁有核武國家的新現實。任何人想對北韓動武包括美國都需要三思,因為換來的可能是同歸於盡、遺禍深遠的核災難。
美國一旦以導彈、航母攻擊北韓,或希望來個「斬首」行動清除金正恩的話,這位比特朗普更難測的獨裁者絕不會坐以待斃,肯定以手上核武及中、短程導彈反擊,即使未必能攻擊美國本土或關島(很可能在中途被攔截),但要攻擊美軍駐日本、南韓的海、空軍基地卻綽綽有餘。
目前在這些基地駐紮的美軍超過六萬人,遇上核攻擊的話只怕大半會灰飛煙滅。對早已厭戰不希望美國大兵馬革裹屍的美國人來說,這個代價不想付也付不出。
不過,面臨更大的威脅還是南韓與日本。在未有氫彈及核武前,北韓已有能力對這兩個國家造成重大破壞,短短幾小時的導彈、大炮攻擊,就可以令日、韓多個大城市死傷無數。而在北韓確實擁有核武及氫彈後,首爾、東京、大阪可以在幾分鐘內變成一片火海、廢墟,幾十年都無法復原。
為了應對更嚴峻的威脅,日、韓兩國不但會進一步倚賴美國的核威懾力量阻嚇北韓,還會投入巨資發展軍備,提升國防技術,包括各種各樣的導彈防禦系統、攔截系統及中、短程導彈。這樣下來,南韓、日本將正式進入與北韓軍備競賽的惡性循環。
事實上自北韓試爆氫彈後,原本力主和談改善關係的南韓總統文在寅不得不改變策略,指示國防部長與美國商討重新讓核武進駐南韓。此外,南韓軍方宣佈未來會加強跟美軍的演習加強應變能力。至於引發中韓「冷戰」的薩德系統,文在寅原先準備暫緩再引入,現在卻完成多部署四架流動薩德系統車,加強抵禦北韓導彈突襲的能力。
而對中國來說,北韓有氫彈已令北京坐立不安,南韓加設薩德系統更是如芒刺背。為了應付近在京城門外的軍事威脅,中國政府同樣會加強區內導彈部署以防萬一。換言之,日本、南北韓、中國將你追我逐的擴軍,亞太區特別是東北亞發生擦槍走火的情況已經不是會不會而是何時。想到這裏實在令人心寒!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