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向來都喜歡認叻。曾幾何時,大家很喜歡不停地提起香港貨櫃碼頭貨運量是世界第一、香港外匯儲備是世界第一。就算這兩個地位已不再,香港人仍為自己城市多年來蟬聯世界第一自由經濟而自豪。
但香港有一個範疇被定為世界第一,卻並沒有多少本地傳媒關注,在2016年,香港的囚犯當中有超過20%是女性。這個比例是全球最高的,遠高於世界平均的4.4%。為何香港的女囚犯比例會有那麼高?數據當中都有不少啟示。
原來,香港的女囚犯超過一半是外籍人士,所犯的主要事項是以旅客簽證逾期逗留香港或做非法勞工(當中包括不少被「賣豬仔」來香港作為性工作者)、偷竊等與財產有關的案件。至於本地女囚,主要犯下偷竊及與毒品有關的案件。另外,女囚當中還有些與她們「同住」的小童:三歲以下的可以與母親一起在監內生活。
上述資料所反映的是種種因亞洲社會男尊女卑所造成的悲劇。被「賣豬仔」的性工作者有不少都以為自己來港是做另外一些工作或只是會來港一段短時間做性工作者,但最終被困而成為奴隸的人口販賣受害者。部份女性來自男女地位較不平等的地區,她們很多不敢或以為自己不能反抗。她們是受害者,但最終被制度看待為普通非法留境者而被囚禁,由此第二度成為受害者。
至於偷竊、毒品有關的案件,不時牽涉犯罪集團利用某些女性的貧窮、單親而又欠缺能力養活孩子、要為丈夫的糊塗背起債務、受家暴等慘況,然後威逼利誘她們去為集團犯罪。但到女性被捕後,犯罪集團又遺棄她們、讓她們自生自滅。如果她們是有孩子的話就更複雜。三歲以下的就往往無所事事地「陪媽媽坐監」(公道一句,這個制度的原意是出於人道考慮的),三歲以上的若較幸運就或許還有有心的親人照顧,否則可能要被政府制度接管。
由上述可見,我們的制度很容易把一群受害女性視為刑事罪犯,把她們再傷害多一次,亦令到香港女囚犯比例高企。這個問題的呈現並不源於執法者或懲教人員,他們都只是履行職責。要正視情況,就必須有法例、政策上的改革。對於外籍女性被「賣豬仔」的問題,這又是一個香港極度需要反人口販賣法例的理由。至於女性因家庭困境犯下的罪行,我相信法院在量刑時已在現有框架下嘗試考慮。所以,要令這群女性與其幼兒得到恰當的待遇,就需要改革政策去改善她們所面對的狀況與環境。
但無論如何,我們的政府、社會都需要關注、需要努力,確保香港女囚比率「世界第一」這份不光彩不會持續下去。
*以上是筆者個人意見,不代表他所屬的律師行或團體。
任建峰
執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