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看阿寶在facebook上寫:「香港人除了形容食物juicy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形容詞呢?好悶!」
阿寶是電視迷,看電視之後常常會發表感想,想必她又看了香港電視台的什麼飲食節目,節目裏的人juicy長juicy短,聽得人悶死。其實有時香港飲食節目主持人還有幾個形容詞是不離口的,比如「入口即溶」,比如「彈牙」,比如「好有口感」,比如「齒頰留香」。
但凡一樣食物放進嘴裏容易吞嚥的,就「入口即溶」,要是嚼半天後再嚥下去的,就「彈牙」,介乎兩種情形之間,也就要嚼上一陣子,結果又嚥下去了,就「好有口感」。至於可以咬出點汁水的,當然就「juicy」、「juicy」了,滿嘴都是,當然「齒頰留香」啦!
所以說,如今要在香港電視節目裏講飲講食,說容易不容易,說難也不難,只要純熟應用「入口即溶」「彈牙」「juicy」「好有口感」這四個形容詞,吃完再強調「齒頰留香」,就可以「成功做飲食節目主持人」了,並且一不留神,會變成一個「成功飲食節目主持人」。因為阿寶的阿媽是廚神方太,從小吃刁了嘴,知道一樣食物吃進嘴裏是什麼味道,這味道跟第二種食物又有何不同之處,又會近似哪一種食物,而這種味道,到底是江南的小橋流水,還是塞外的大漠孤煙,或者像地中海的微風,或者似大堡礁的海水,酸甜苦辣鹹,烹調出來的比例如何,濃得來有沒有失真,清得來有沒有味寡,諸如此類,單憑舌頭上不同部位的味蕾,加上飲食閱歷的聯想,一下子滙出一個準確的形容來,令人一聽便神為之往,志為之奪,涎為之垂。要做到這樣,不容易的,會逼死人的。
所以,算了,放這些「主持人」一條生路,不要再責備了。他們肯用上述五個形容詞已經不錯了,不然的話,只說「好味呀,真係好好味呀!」「好食呀,真係好好食呀!」豈不更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