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登了半版廣告,是一位教授某月某日將在什麼地方開講,講的是人們最熱衷也是一向最熱門的財經話題,這樣的廣告一點也不奇怪,令我忍不住莞爾的反而是寫明去聽講的價碼,為了優待該報讀者該是要付若干元,括弧註明原價又是若干元……。
原來這優惠價和原價大約只是九折之分,講者的身價看來也有定價和折扣價之分,商品百貨猶如此,真人又何以堪?博士教授專家且如何?人人有價個個不同,高低上下能以價碼區分。
每一種貨物推上市場總有打算購買的人想要以較低廉的價格取得,中國客、台灣客比較愛叫商家打折扣。某次叫我啼笑皆非的是帶一個友人去拜神,連拜祭的香燭物品她都要叫人打折,其他的購物吃飯街市買餸等等更不必提了。部份香港人也有這樣的習慣,但比起大陸來客,連台灣來客都不免相形見拙。
這十多年的營商生涯中,也遇到不少趣事,我這人特別重感情,一遇到某些客人禮讚此貨經濟實惠,簡直令他們可以一瓶走天涯別無所求之語時,早已眉開眼笑,再聽他或她耽心將來以這種價格不知買不買得到時,芳心大喜之下,誇下海口說:有生之年都不會漲價……。因為要向深水埗明哥學習抗拒通貨膨脹益街坊云云,如此一去十六年,果然未加一分一毫,饒是如此仍有來客死纏爛打要便宜些打折給他……哎,人心不足,幸有識貨者打圓場,否則又要趕客了。
難矣哉,世事變幻莫測,山山水水阻隔,再回首已是另一個天涯,想當年一元一碟乾炒牛河,曾幾何時如今收費已將近一張紅底又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