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得失外傭,莫得罪司機 - 林夕

寧得失外傭,莫得罪司機 - 林夕

有些老人家忍耐力特別高,可能忍辱負重多年,憋得太久,是個人也需要有個宣洩對象,別的不埋怨,就是愛埋怨自家外傭。
當中心理非常微妙,耍的小心思有點小可愛。子女ABC,最初對A埋怨B,對B埋怨C,又再對C埋怨A,從不同來源收集到不少安慰,但如是循環往復,ABC之間是會交換情報的,終於在互相交流或互相揭發之下,眾人同場時東窗事發,老人家想想,長久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轉移焦點,找個可以埋怨得更大方,隨時在家裏可以怨一怨的對象,那就非家傭莫屬。埋怨外傭,另有一個好處,就是以為一定聽不懂廣東話,被怨的不知道被怨,正好,反正目的本來就不是要改善服務,只是訴說這個世界有多麼多麼不美好而已。
有次老人家又埋怨外傭,說好了的禮拜日假期,改另一天都不肯,如此不將就,慨嘆養兵千日,竟不能用在一朝。唯有曉以小義,所謂將就,是互相將就,不然就是一方要求另一方臣服。這個老人家聽不懂,唯有曉以中義。外傭離鄉背井之餘,公餘除了窩在小小的私人空間裏,也別無好去處,難得假期有個鄉里匯集地,可以大講母語,試問多麼多麼的爽,設想一下,若多少年下來,只得一週一次有個活人跟你用廣東話對答,忽然說本週取消,是不是很失落呢?老人家沒有母語無用武之地的恐懼,依然聽不進去,唯有曉以大義。
何謂大義,就是你好我好,一個家以至一個世界,本就是個壁球室,你發的球越猛,碰壁反彈力道越強,一下走避不及,隨時傷及自身。外傭本身也非常不容易,最容易的就是憋出情緒病,即使未有病,心情鬱悶,這鬱悶樣終日融入家中,終日大眼對小眼,自己心情又能好到哪裏去?自己都算係小小的間接的加害者,本來是申訴人,反成了受害者,豈不是賠了心情又折兵,何況外傭這兵種將來收兵更難,會面臨鄰近地區高薪挖角啊。
老人家不知壁球何物,又不忿怎麼成了加害者,就只剩恐嚇一招。家,只是比較大的車廂,你幻想一下,坐在的士車廂裏,大家就成了命運共同體,你一坐進去就先埋怨,司機能不反彈?這一程車的運程如何,其實就看你的表現如何,反過來說,司機也一樣,若一貫大佬作風,即使跟乘客沒鬧上警局,沿途靠個倒後鏡互相黑臉示威,也是同歸於盡大家都不好過啊。
司機果然是大佬,未說完的士兩個字,老人家就給震懾住連說對對對,寧得失外傭,莫得罪司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