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兩年一度第五屆的香港國際詩歌節,北島最近又回到香港了。(2009年開始,北島在香港籌辦國際詩歌節,從一開始過去連續四屆,都得到鄧永鏘先生的支持和贊助,每一屆詩歌節的開幕宴會,得以在「中國會」隆重舉行。鄧爵士今年未及參加詩歌節開幕禮,本文執筆時,據知鄧爵士事先已囑咐老友張頌仁先生,整個開幕晚宴仍舊由他們倆包下來。北島耿耿於懷,一再說「永遠感激!」)過去一年,北島從香港中文大學退休後,又過他的四海為家的日子,現在好不容易碰上一面。一見面他送我一本最新的《今天》文學雜誌一一四期,嚇我一跳。
去年年底,我在這個專欄,曾經委婉的寫過一篇短文《今天的故事》,「今天」指的是北島主編的《今天》文學雜誌。記得當時鄧小樺看了短文後,來信問,在香港出版了二十五年的《今天》,真的改名為《此刻》,改頭換臉,避過官方的審查,在大陸出版了嗎?鄧小樺不敢信以為真,想見到真的《此刻》,還請我代她訂五十本雜誌送朋友。
我手上有《此刻》,但抱歉的是,我忘了替她訂《此刻》,尤其讓我過意不去的是,再也訂不到《此刻》了,出版了一期的《此刻》文學雜誌,停刊了。
聽說《此刻》停刊跟內容其實沒有直接關係,創刊號專題是六七篇「AlphaGo與AI研究」,談AlphaGo和阿法狗的科幻寫作,另外就是文學雜誌的慣常拿手好戲,慧眼識天才,發掘年輕作家沈誕琦,刊發了幾篇沈的短篇小說。當然,印出來的雜誌,不一定是送審待批的雜誌,這個審批過程,刪改了多少內容,總要過了好多年才被當作故事來說。
在現在,《此刻》在大陸停刊,已不會成什麼新聞了,回到香港又改回了《今天》。《今天》再一次復刊了。我靜靜的讀完這第一一四期雜誌,我實在沒有心思去揣測是什麼文章犯忌了,也許犯忌的根本早就撤下了。從這一點來說,回到香港是必然的,你能想像《今天》變成一本每期等待官方審批才開機印刷的刊物嗎?我以前介紹過,《今天》是一九七八年北京民主牆時期的地下油印刊物,七九年被禁的幾十種地下刊物,只有《今天》在海外復刊,一直以香港為基地,二十多年來未間斷的印行到一一二期。在大陸正式出版的《此刻》創刊號,應說就是《今天》的一一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