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機管局昨公佈擬自行出資30億元,在海天客運碼頭旁興建「多式聯運中轉客運大樓」,並興建一條長360米的封閉行車橋,連接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項目最快2022年落成。旅客日後在珠海、澳門乘跨境巴士和跨境轎車可直達中轉大樓,再轉乘離港航班,中間毋須經過入境及海關程序。機管局估計每日可吸引5,000人次使用。
內地客轉機毋須入境
機管局工程及科技副總監梁永基指出,已經向環保署提交項目的環評報告,將會於2019年開始興建高5層、面積達2.2萬平方米的中轉客運大樓,至2020年再興建封閉行車橋工程,料會於2022年竣工。以後旅客可以在澳門、珠海等地乘搭專門的跨境巴士和跨境轎車,經港珠澳大橋到達香港口岸人工島,再轉入封閉行車橋,直接在中轉大樓下車,經安檢程序便可轉乘飛機,換言之,旅客不需要辦理任何出入境手續。
梁永基解釋,旅客經這種方式轉機,技術上並未進入香港境內,現時海天客運碼頭以同類模式處理中轉旅客。保安方面,封閉行車橋只會容許特定車輛出入,中間亦會有人檢查車輛是否上錯橋,不用擔心有人偷偷駛入行車橋,而旅客在上機時均需要做標準程序的安檢。
他無正面回應項目的回報,僅表示項目不會額外向旅客徵費,會以整個機場發展考慮,認為可增加機場與珠三角連接,預計每日有5,000人次使用。至於項目會否搶去海天客運碼頭的客量,梁永基表示難以回答,但相信有新客源從珠江三角洲西部來港。機管局亦無交代新接駁方式的交通時間,以及對比海天客運碼頭或其他交通方案能節省多少時間。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