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公賜墨賀壽 - 左丁山

金公賜墨賀壽 - 左丁山

左丁山恩師郭益耀教授慶祝八十華誕,按香港俗例,各位賓客各自送禮,舊時還有到百貨公司或珠寶店買禮物致送的,近十餘年來香港人已日益注重實惠和節省時間,絕大部份致送銀行禮券,在整個世界的華人社會中,包括中國大陸在內,香港人可能是最着重送禮的時效,以最少的時間達致最大的效果,盡量降低送禮的機會成本和交易費用,郭老師自然比我們更理解這個經濟學概念。
不過個多月前新亞經濟系師姐劉佩瓊教授仍要跟隨舊例。五十年前在新亞讀書,經濟系學生每逢年初三便到益耀師家中拜年聆聽教益,彼此情誼深厚,認為送禮券以外的禮物更有能增加邊際回報(marginal return)(在此即是老師和學生的satisfaction)!師姐既有囑咐,豈敢不從,想了一天,打電話給舊同事/馬場友好/崇基中文系肆業生余伯樂,給他種種制約(constraints)與參數(parameters),請他maximise效用函數,寫出一對聯以賀郭師大壽。余伯樂說:「這麼多要求,我要時間,剛在上水上火車,遲些才交功課。」約半小時後,余伯樂來WhatsApp:「火車到了九龍塘,對聯想好了,請雅正。」
對聯曰:「益友良朋,同游六十載心途,憶趣無窮,儒林添傘壽。耀楣振鐸,獨緬三千里影跡,反思有道,學海一帆風。」
對聯有了,還需高人賜墨,找誰?本來心中有幾位人選,都是書法名家,但好像要找一位認識郭師、與新亞有關係的,才算最合適,細思之下,郭師在新亞任教多年,與1977至1985年擔任新亞書院院長的金耀基教授(人稱金公)相熟,於是斗膽找金公幫忙,金公一聽是賀郭師之壽,二話不說,告訴左丁山:「一星期後寫好給你」,得金公賜墨,喜不自勝,拿到後,第一時間驅車往中環永吉街文聯莊,以卷軸形式裱之。
8月25日郭師壽筵上,左丁山代表門生說幾句話之後,由劉佩瓊教授,羅祥國博士、馮耀輝、龍世英等致送對聯予郭師,卷軸一打開,滿堂喝采,既對金公墨寶讚嘆不已,亦認同對聯暗合郭師六十年來遊學四大洲,於中國經濟研究享有盛譽的成就。郭師乃潮州揭陽人,出生及長大於婆羅州砂磱越的一個小鎮Simanggang(成邦江)因拿到國際青年商會獎學金來到香港新亞書院,自此到德國、到美國、到英國、澳洲求學講學,行蹤何止三千里,至今可說憶趣無窮,無負平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