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富生活:電競不能Hea搞 - 郭釗

Hea富生活:電競不能Hea搞 - 郭釗

今期流行電競,又電競音樂節又電競節2017,連財政司波叔今年2月公佈的《財政預算案》中,都提出要研究發展電競產業。政府唔出聲好地地,通常一出聲就會變假大空或幫倒忙或成為利益輸送的工具,之前耗資3,500萬元的電競音樂節亦上演了一場富二代惡鬥富三代,上晒報紙,令「電競」二字大收宣傳之效。
我們細路時候的電競節通常在機舖不日舉行,由最早期的第一代街頭霸王,到後期的跳舞機或卡片game,都會引來一大班人聚集,有學嘢有睇嘢有跟機,有時打到㷫起會打埋交㖭!時代進步,今時今日電競不再是細路仔嘢,譬如現在最受歡迎的《英雄聯盟LoL》,是一款多人線上戰術擂台(MOBA)遊戲,每月全球活躍玩家有1億,有傳ESPN開價5億美元購買LoL職業比賽轉播權。如傳聞屬實,價錢距離傳統足球項目已不遠矣,NBC擊敗ESPN取得英超6年在北美的轉播權才10億美元,查實ESPN已先後直播過《暴雪英霸》和《街頭霸王5》比賽,電競已慢慢進軍世界體育舞台。越多人參與就代表有錢途,否則C朗美斯尼馬的幾百萬港元周薪哪來呢?順帶一提,去年LoL世界賽的冠軍三人隊伍獲分高達1,587萬港元獎金,誰說打機冇錢途?

香港欠條件分一杯羹

這確實是一門大生意,其產業鏈由電腦硬體、遊戲開發、周邊產品、直播平台、大型比賽轉播權、廣告、贊助,以致旁述員、電競選手、電競隊等等數之不盡,但實在以香港的環境,除了舉行大型比賽推動旅遊業,順便宣傳吓電競外,看不到任何資源方法計劃,甚至連培育專業選手的地方也沒有。
香港電競業的確大大落後於內地、韓國,沒辦法,內地有騰訊(2015年收購《英雄聯盟LoL》母公司),韓國有國家支持(遊戲打得好可免服兵役), 相反大部份香港人仍停留在打機等於玩物喪志的階段,唔輸就奇!
我認為香港沒有條件在世界電競市場分一杯羹,本地市場細,比賽少,商業價值極為有限。
上星期跟電競業人士傾偈,他們透露香港的職業選手大概三、四十人,大多在國內發展,因為人工是香港的一倍以上。選手生命大約25歲結束,高級選手勝負往往在於幾十微秒之間,反應慢少少即被調做後勤工作,與職業足球員相似,見到人家歐洲日本以致中超聯賽搞得好,香港又想搞港超來追上世界,最後只會淪為政客口號式的宣傳技倆,實在人有我有唔好執輸,已當交了功課。

郭釗
http://www.fb.com/heaology.edu
本欄逢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