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囚問題需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執業律師 任建峰) - 任建峰

虐囚問題需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
(執業律師 任建峰) - 任建峰

上周末,我們一家去澳洲小鎮巴拉瑞特(Ballarat)探望我的天主教代父與他的妻子。對去過澳洲東南部的香港人來說,這是一個考察澳洲十九世紀淘金熱歷史的旅遊勝地。但對當地人來說,這是上世紀中至八十年代澳洲天主教神職人員性侵犯兒童醜聞的重災區之一。代父兩夫婦帶我們遊車河時,亦帶我們經過不同的天主教堂及神職人員宿舍,指出各個曾被揭發是神職人員行惡的地點。同時,代父兩夫婦又憶述童年時在天主教家庭成長的經歷,提到神職人員當時至高無上的地位,就算當時有少量教徒投訴被性侵犯,教會、學校、警察甚至自己家人都未必相信他們。
多年後,陸續有人站出來對神職人員作出指控,但不少都因事隔多年而舉證困難、個別指控難以令有關神職人員或教會承認。對代父兩夫婦來說特別心痛的,就是他們與某些隱瞞情況的主教是認識、甚至熟絡的,而這些主教平時是被教友、社會公認為善良大好人的教會領導。
經過多年來的多個指控,澳洲政府終於就此情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這個過程令更多個案被揭發,就算有些個案沒有合理疑點地被證明,其數量、嚴重性與脗合性令指控更可信。更重要地,獨立調查委員會比起刑事法庭更能把焦點放在教會包庇「問題」神職人員、漠視受害者指控等制度性問題。
澳洲這段黑暗的過去其實對香港都有借鑑作用。近幾個星期,我曾在媒體刊登文章,呼籲大家關注少年囚犯在懲教所被懲教人員虐待的指控,呼籲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當時指控縱使眾多,但都是單方面來自疑似受害者。不過,這情況近日有所改變。根據《蘋果日報》報道,有前懲教人員確認各虐囚指控的整體真實性。他更聲稱施虐者不只是好像我之前以為的個別害群之馬,而是十分普遍。就算是大多數不想虐待少年囚犯的懲教人員都無奈要參與其中,否則會被同僚與上司看低一線。
現在有前懲教人員與多名受害者互相脗合的指控,政府還有甚麼理由延遲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去徹查事件?澳洲的經驗證明,對於一些指控嚴重、牽涉制度性問題、但個別個案又難以壓倒性地證明的根深柢固惡行,只有獨立調查委員會機制才能把事件徹查,而且就矯正制度性問題提出建議。
澳洲神職人員性侵犯兒童醜聞爆發多年後才令澳洲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不盡早徹查事件,將令天主教會的公信力逐步被陰乾,連教會提供多項福利服務的社會認受性都受影響。同樣,如果香港政府不盡快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虐囚指控,整個懲教制度的公信力亦會被陰乾。但願香港政府盡快跟進事件。
*以上是筆者個人意見,不代表他所屬的律師行或團體。

任建峰
執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