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掉仍致分心 手機損認知力 宜遠離視線 運動脫癮最有效

關掉仍致分心 手機損認知力 
宜遠離視線 運動脫癮最有效

【本報訊】智能手機已成為生活不可缺少之物,通訊、娛樂盡在一機之內。不過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即使手機關掉,亦會令使用者的認知力下降,研究顯示參加者將手機放在視線所及的枱上,認知力較將手機放在另一房間的參加者為低。本港精神科醫生指因手機集多功能於一身,使用者就算只是望向手機,已能引發不少聯想,導致分心而影響認知能力。
記者:伍雅謙


以往有關電子產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長時間使用後,所引致的負面影響及病症,例如上網成癮等。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商學院最近發表兩份研究報告,探討在關掉手機後,對使用者是否仍有不良影響。
參與研究的800名大學生被分成3組,第一組將手機放在桌面,即視線可及之處;第二組將手機放在手袋或衣袋內;第三組則將手機放在另一房間。之後3組參加者一同進行認知能力評估,測試其專注度、持續集中力、短暫記憶及解難能力,例如在算術時需同時記憶英文字母、拼砌立體圖形等。

一機多功能引發聯想多

研究發現參加者雖認為在關掉手機後,未有影響其個人認知能力表現,惟結果顯示手機放在桌面的一組,認知能力表現最差,而手機放在另一房間的一組則表現最好。研究人員指就算手機已關掉,參加者在測試時仍每隔5至10分鐘便望向電話,而影響認知能力,反映即使手機關掉,對使用者仍有明顯影響。
本港精神科專科醫生黎大森指出,當日常觀看一件事物時會產生聯想,譬如看見一支筆,便可能聯想到工作,而現時智能手機已集溝通與娛樂等多功能於一身,「任何嘢都可以同佢有關係,喺嗰度搵到晒基本上佢(使用者)需要嘅嘢」,故此聯想涉及的事物既多且廣,更易令人分心。當參加者望向電話時,便已分心及打斷思維,影響其運算及短暫記憶力,惟當使用者無法如常接觸到智能手機,即將手機放在另一房間,集中度便會增加。
要避免過份依賴智能手機,影響認知能力。黎建議學生可在溫習時關掉手機,因重新開機需要一定時間,「見到佢熄咗機,就未必會再搞佢」,是次研究亦顯示手機擺放距離使用者越遠,對其認知能力影響越少,惟因研究參加者了解測試完結後,便能取回手機,但若家長要收起小朋友的手機,「小朋友第一個反應係攞唔返」,相信會引來極大反應,並會因掛念手機而無法專心功課,建議家長可將關掉後的手機,放在小朋友的口袋內,做法相信會較易被接受。

用老爺機無助擺脫控制

成年人方面,黎建議可將工作分門別類,先完成毋須使用手機的工作,再處理需使用手機的項目,減低使用手機的時間,避免受到手機彈出的通知訊息分心。此外,亦應培養其他興趣,「生活上唔係得一樣嘢,仲有啲實體嘅朋友,唔係淨係得虛擬嘅朋友」。目前最有效「脫離」手機的方法是外出運動,因運動過程中會產生安多酚,令用家能持續運動,離開手機,有助平衡生活。
現時有人會選擇功能性較少的手機,以防自己過份依賴手機過活。黎就直言是「斬腳趾避沙蟲」,提醒現代人已無法脫離手機,故應加強自身控制能力,以免反被科技所控制。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