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共享單車」Gobee.bike自4月進駐本港後,24小時「周街租、周街泊」的概念產生不少後遺症,違泊單車散佈在行人路、港鐵站出口、單車徑,公眾單車停泊處更有約200部單車「列陣」。Gobee.bike試行地點的居民指違泊阻礙出入,「共享」模式過份信賴使用者質素。
市民:公民教育不足
現時Gobee.bike在港設置逾千部單車,擬年底前增至2萬部,惟目前數個試行地點的違泊問題陸續湧現,本港泊車處亦不足以同時提供車位予私人單車及共享單車。港鐵康城站外有單車違泊,部份的單車籃淪為垃圾桶;附近公眾單車停泊處長期有約200部單車,惟該位置列明「單車不可連續停泊超過24小時」;行人路及單車徑亦間斷有違泊。
Gobee.bike用家廖先生稱共享單車的「便利」造就亂泊,認為部份用家質素欠佳及公民教育不足;又指應用程式建議的泊車熱點未必是合法位置。
西貢區議員范國威指區內違泊情況越趨嚴重,「公民質素同Gobee.bike運作模式都會導致違泊,應該設置系統,泊喺合法泊車位置就收費平啲,泊喺非法泊車位就扣錢」。
運輸署回覆稱,與民政署每月清理區內的違泊單車,於上月在康城港鐵站外公眾單車停泊處,沒收43架違泊單車。Gobee.bike創辦人Raphael Cohen回覆指鼓勵用家守規則,應用程式有指明官方泊車位,如於正確位置泊車會獲額外獎賞。
■記者梁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