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膠的浪漫】兩大神器捕巴士影到似生命麵包先標準!

【巴膠的浪漫】兩大神器捕巴士
影到似生命麵包先標準!

「追巴士」是巴士迷指定活動,即是扭盡六壬捕捉「dream bus」。到底他們如何找到愛車出沒地點,又如何捕捉愛車最美一刻?「追巴士」原來全靠兩大神器--巴士行蹤app和長鏡頭!

神器一:巴士行蹤App 因為每輛巴士行駛的路線

因為每輛巴士行駛的路線,天天不同,想知道心愛巴士出沒路線,全靠巴士迷報料。其中一款較多人使用的手機程式是「Across」,供會員透過車隊編號或車牌,實時報告巴士行蹤。當巴士迷在街上看見任何一部巴士,在程式輸入「車隊編號@路線」,便可報告行蹤。例如輸入「6116@2A」,代表車隊編號6116的巴士,正行走2A線。「車隊編號」由巴士公司為每架巴士編定,編號與車牌一樣不會重覆。換言之,香港只有一部車隊編號為「6116」的巴士。因此當巴士迷想追蹤「6116」,透過其他人的情報,便知道要到2A線途經的車站等候。

Across創辦人Morris本身也是巴士迷,九十年代末開始追巴士,但當時未有智能手機,「追巴士只能在街上呆等,試過為一部巴士而等候三小時。」於是他在2013年創辦Across,提供巴士路線搜尋、實時行蹤報告,可查詢巴士車隊號碼、車牌、型號,甚至車身廣告、座位分佈與底盤編號。

神器二:長鏡頭

不少巴士迷愛用長鏡頭拍攝,別以為他們只是炫耀器材,其實因他們流行一種叫「標準相」的攝影風格。「標準相」中車頂線條要成一直線,能夠看到完整的車頭和車身,不可以「頭大身細」。長鏡頭不但較容易拍出這種效果,亦方便巴士迷拍攝較遠距離,甚至移動中的巴士。

不過,鑑於標準相看上去一式一樣,故亦有巴士迷愛拍「情景相」,即是不以完美巴士比例為目的,較著重巴士與周邊環境的構圖,更有人視為紀錄城市變遷的方式。

記者:鄺頌婷 攝影:邱仲權、周智堅 剪接:魏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