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4日之內兩度試射導彈,似乎又是一次狂人行徑,但是其實試射的導彈型號、發射地點乃至發射方向等細節,都反映了北韓的巧妙部署。
美韓「乙支自由衞士」年度聯合軍演仍在進行,北韓向來視之為入侵預演,外界早就預期北韓會擺姿態,問題只是如何擺。美朝嘴炮剛落幕,北韓「射擊關島方案」仍言猶在耳,今次試射用上方案中揚言會用到的「火星12型」遠程彈道導彈,顯然是一次「溫馨提示」,不要以為方案流於空話。
平壤發射 令美方多掣肘
然而何解今次試射是向東面發射,而非向南面朝關島射去?南韓東國大學北韓研究教授金榕炫指出,朝關島方向試射實在過於挑釁,北韓只需要證明有這個能力就可以;此舉亦收一石二鳥之效,凸顯曾經誓言會擊落帶威脅北韓導彈的日本,其導彈防禦系統最終都沒有任何舉動。
此外,北韓以往多在江原道港口元山市等較偏僻之地射出導彈,今次試射地點卻改為平壤首都機場附近,有美國官員透露,相信是針對美方一旦要對北韓作出先發制人攻擊,都要顧慮到平壤人口稠密得多,如釀平民死傷,勢成平壤向首爾報復的口實。
南韓峨山政策研究所研究員車斗鉉指出,北韓在美朝嘴炮這場「膽小鬼博弈中」似是做了膽小的一方,「但是平壤正是以行動證明絕非如此,平壤並沒有退縮,作出空洞威嚇的其實是華盛頓」。
美國《紐約時報》/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