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開學在即,小朋友或會忽然變得忐忑不安及憂心,對喜歡事情失去興趣,甚至發噩夢,都是開學焦慮的表現。輔導心理學家指出,性格緊張、慢熱、自我要求高,或常受負面批評的學童,較易因為開學而有焦慮等情緒問題,家長可以用「學童減壓三寶」,包括減壓瓶、放鬆袋及鬆弛球,鼓勵親子參與踢走壓力。
記者:梁麗兒
聯合情緒健康教育中心輔導心理學家黃柏茵表示,踏入新學期尤其小一生,面對陌生校園環境、不熟識的老師及同學等多種未知數,都有機會出現焦慮等情緒,建議家長不妨趁開學前,帶子女到學校附近認路,認識環境,減少陌生感,又可預告返學初期有甚麼活動、流程,或玩角色扮演遊戲,「扮老師或同學仔會講乜、做乜,畀小朋友有心理準備」。睡前講勵志故事,可為子女帶來正能量。另外,可做一個回憶暑假活動,回顧發生及做過甚麼事情,幫助子女收拾心情,並要調整作息時間,早睡早起,有助適應重投校園生活。
家長開學前後宜多觀察子女情況,尤其留意有否如變得「唔識笑」、無表情或經常皺眉,對喜歡的玩具或卡通片失興趣,胃口變差,甚至發噩夢等。
受壓或致尿頻腹瀉
黃柏茵表示,都可能是受壓的表現,例如出現頭痛、肚痛、尿頻、腹瀉等,也不應該忽視或誤當小朋友「詐病」,上述症狀或是壓力令自主神經失調引起。如情況持續一個月或以上,情況無好轉或加劇,須考慮向專業人士求助。
黃稱,建議家長平日可與子女玩「減壓三寶」,包括用膠水、玻璃瓶、顏色繽紛的閃粉等,共同製作「減壓瓶」,完成後靜心觀察瓶內閃粉浮動狀態,或在布袋內放一個物件,自製「放鬆袋」,讓子女用一分鐘時間觸摸及感受物件的大小及質感,再去估是甚麼。通過這兩個法寶可讓學童專注當下狀態,暫時抽離壓力引起的負面情緒。另一法寶為「鬆弛球」,為漸進式肌肉放鬆練習,在模擬擠檸檬汁過程,掌握放鬆肌肉技巧。
另外,可用三招踢走負面情緒,包括第一招為「放空大腦」,即暫停思考及閉眼深呼吸3秒,以緩和緊張、衝動情緒。第二招「專注轉移」如觀察班房或房間內物件,如「幾多人用藍色書包?有乜物件係圓形呢?」,幫助暫時抽離負面想法。第三招是「默念咒語」,透過內在自我提示,如心想「其實件事唔係嚴重、冇咁得人驚」、「其實同學仔都冇心嘅」及「老師唔一定係咁嘅」,讓自己冷靜。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