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外界料今屆政府將大增公共開支,或會從近1萬億元的財政儲備中提取資金作「彈藥」。對於外界擔心美國加息,本港資金正流走,如財儲再遭提取,兩面夾擊下,或令港滙再成炒家狙擊對象。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認為,本港家底豐富,不同「口袋」都有錢,過去10年政府支出其實一直上升,意味毋須擔心資金流走或財儲下降會令港滙受襲。
新特首林鄭月娥早前明言,未來公共開支可以「大膽些」,行會成員任志剛亦批評過去10年政府為「守財奴」,似為林鄭「使錢」鋪路。當局若增加公共支出,料資金將從託管於外滙基金的財政儲備而來。
陳德霖表示,金管局是專業機構,無論哪一屆政府,「我哋立場都係一樣專業態度履行職責」,又引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所言,公共理財原則是「應使則使」,相信只要政府用得其所,花費的錢不等於「冇咗返唔到嚟」,反而會轉化為生產力,提升長線經濟增長。
在貨幣發行局自動套戥機制下,陳德霖重申自2008金融海嘯後流入的1,300億美元(逾1萬億港元)資金,「當佢走返晒係無問題」,因該局只是將資金流入時,猶如找換店般「入咗我個袋嘅美元」,在資金流出時掉頭向對手沽出美元並接回港元,故「資金流走我係唔需要驚」,亦是利率正常化必經之路。
對任志剛言論 「我哋會尊重」
截至6月底,外滙基金財儲賬逾1萬億元(包括未來基金2,245億元存款),累計盈餘達6,382億元,還有逾3,000億元政府基金及法定組織存款。
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近期常撰文評論公共財政及本港國際金融中心等課題,會否覺得多了個「影子央行」?陳德霖坦言,任何人對金融發展有意見,「我哋都會尊重及參考」,每有文章或見解亦會討論,「永遠有啲嘢自己可能睇唔透,但我亦無覺得有任何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