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穿越劇《超時空男臣》即將大結局,觀眾最想知蕭正楠飾演的袁崇煥有何下場?三段隔世戀情又能否開花結果?蕭正楠粉絲大概不會想知道,歷史記載這位明末抗清名將最後落得悲壯下場,被崇禎皇帝賜以凌遲處死,就算可以使出漫畫《中華英雄》的一招「大海無量」亦難以自救。
武俠小說泰斗金庸曾形容袁崇煥為「×他媽,頂硬上」的英雄。大俠疑似講粗口,查實是生於東莞的「憤青」袁崇煥據聞最愛講「掉哪媽!頂硬上!」有網民聲稱拍下東莞石碣鎮袁崇煥故居的袁崇煥雕像基座上刻有該口頭襌的紀念碑,轉載後被當局拆除,後因撐粵語運動而廣為流傳,成為紅爆網絡的金句。
《碧血劍》真正主角袁崇煥
講番金庸,他在《碧血劍》「後記」裡曾披露,「《碧血劍》的真正主角其實是袁崇煥,其次是金蛇郎君,兩個在書中沒有正式出場的人物。」《碧血劍》寫的是他們的後代,即袁崇煥之子袁承志與夏雪宜之女夏青青相遇江湖的情孽糾纏。金庸睇唔過眼書中對袁承志的性格寫得並不鮮明,袁崇煥也沒有寫好,於是在《碧血劍》完書後加插一篇長長的《袁崇煥評傳》,將袁崇煥的品性寫得淋漓盡致。梁啟超也寫過《袁崇煥傳》,可見他的確是超時空仍被記念的男神。
金庸說,歷史家評論袁崇煥著眼在於他的功業和對後世影響,自己卻被袁將軍的剛烈所吸引。金庸形容:「袁崇煥是真正的英雄,大才豪氣,籠蓋當世,即使他的缺點,也是英雄式的驚世駭俗。他比小說中虛構的英雄人物,有更多的英雄氣概。 」
袁崇煥無疑是個衝動熱情的豪傑,《超》劇裏的現代版雲大軍都有突顯這點。金庸形容袁崇煥是「寧為直折劍、猶勝曲全鉤」的剛士,是行事不顧一切、「幾大就幾大」的蠻子。這位一代名將明明抗滿清入侵立下大功,卻因說話太直,忠諫腐敗懦弱、「猥瑣萎靡」的朝廷,最終被崇禎皇帝凌遲處死。
《袁崇煥評傳》記載,袁崇煥本來是被誅三族的,後來被減刑至凌遲,七十幾歲的老母、弟弟、妻子,幾歲的小女兒充軍三千里,算是避過一劫不受牽連。當時百姓都以為袁崇煥「通虜謀叛」,且看金庸如何描繪袁崇煥的慘烈收場。
百姓搶購袁崇煥刺生 死無葬身
「袁崇煥被綁上刑場,劊子手還沒有動手,北京的眾百姓就撲上去搶著咬他的肉,直咬到了內臟。劊子手依照規定,一刀刀的將他身上肌肉割下來。眾百姓圍在旁邊,紛紛叫罵,出錢買他的肉,一錢銀子只能買到一片,買到後咬一口,罵一聲:『漢奸!』」袁崇煥死後,骸骨棄在地下,無人敢去收葬,惟有一個姓余的僕人,半夜去偷了骸骨,偷偷收葬在廣東義園。
《石匱書》記載仲殘忍,百姓買袁崇煥刺生送酒:「劊子手割一塊肉,百姓付錢,取之生食。頃間肉已沽清。再開膛出五臟,截寸而沽。百姓買得,和燒酒生吞,血流齒頰。」
《超時空男臣》講到袁崇煥一個打十個,除了打唔過閹人張誠,幾乎宇宙最強。據《袁崇煥評傳》所講,袁大將軍其實是個文弱書生,擅寫詩,字也寫得好,文章有氣勢,中過進士,所以八股文最耍家,卻能與努爾哈赤對疊時,三戰三勝對方。金庸筆下的袁崇煥「相貌相當不漂亮」,所以找青靚白淨的蕭正楠去演的確是美化了大將軍。
《碧血劍》初刊於1956年,當年香港發生有史以來傷亡最嚴重的雙十暴動,擾攘逾一個月才平息。感懷亂世的金庸於《袁崇煥評傳》開首便感嘆,自己在閱讀袁崇煥所寫的奏章、所作的詩句、以及與他有關的史料之時,覺得似在讀古希臘劇作家攸裡比第斯(Euripides)、沙福克里斯(Sophocles)等人的悲劇。「袁崇煥真像是一個古希臘的悲劇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氣,和敵人作戰的勇氣,道德上的勇氣。他沖天的幹勁,執拗的蠻勁,剛烈的狠勁,在當時猥瑣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顯得突出。」金庸曾如此說,打擊袁崇煥的不是命運,而是時勢。
袁崇煥所處的是個不幸時代,是數十年腐敗達於極點的社會環境所累積而成的。一個好時代,壞人依舊會做壞事,但處身一個壞時代,好人也做不出什麼好事來,說不定還做起壞事。如果袁大將軍今日真的穿越四百年來到紛亂的香港,看到年輕人公民抗命而被無情收監,相信會拍枱戚然大鬧:掉哪媽!
記者:鄭天儀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
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