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訴庭判東北案抗爭者及雙學三子入獄引起不少質疑,矛頭直指法院及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大律師公會前主席譚允芝昨為裁決辯護,指上訴庭判刑理據充份,不認同他們是政治犯。大律師公會主席林定國稱,因有法庭會把關,堅持覆核的袁國強難任意妄為。不過同為大律師公會前主席的梁家傑斥,袁把政治問題交給法院,法院只能憑法理判一方勝訴:「法庭只可判單邊贏,唔可以雙贏,但做政治工作係可以多贏。」
記者:姚國雄
譚允芝昨在港台節目中對東北案和公民廣場案判入獄的16人,被支持者冠以「政治犯」稱號不表同意,指有關言詞「會令世界好有反應、震驚」,「因為𠵱家媒體、社會同網絡世界入面,如果你唔用過激、過晒龍嘅言詞,係唔會引起注意」。她認為,政治犯是指一些人與當權者意見不合時,以不相關原因由無罪「屈」成有罪,「𠵱家根本唔係呢個情況,𠵱家我哋講緊量刑」。
譚︰避嫌論「夾硬講」
她認為上訴庭的量刑理據相當充份,清楚解釋為何要判處阻嚇性刑罰,指公民廣場案被告羅冠聰曾「號召多啲人班馬嚟」,「學生爬緊入去嘅時候,好明顯遭到保安員同警員阻止,但3位領導人繼續前進,叫多啲人衝入去」。她不覺得此案是政治迫害,又認為市民要尊重司法體系,「唔好鍾意(裁決)就大力拍手,唔鍾意就話係染紅,或者話外國法官係串謀邊個,呢啲完全不能接受」。
對於有指袁國強是政改三人組一員,他堅持覆核刑期被指有利益衝突,應在此案避嫌,譚表示這是「夾硬講」:「係咪因為咁樣(政改失敗)佢記恨在心(覆核刑期)?我睇唔到有足夠理據。」
大律師公會主席林定國亦在商台節目中指,律政司不能任意妄為,因為最終也要交由法庭考慮律政司的覆核理據,要法庭同意才有今日的判決。林認為,若不斷說香港失去司法獨立,會削弱外界對香港法治的觀感,令一些不是真的事情跌入「自我實現預言」,非港人所樂見,故他認為外界對法庭的評論,要建基足夠的客觀基礎。
前大律師公會主席梁家傑卻認為,袁國強若非追殺雙學三子,大可在上訴庭開審時,向法庭表示3被告已完成社會服務令,政府放棄上訴。梁又稱,律政司長是代表政府,作出覆核刑期決定是一個政治訊息,會撕裂社會:「法律界又兩極,社會又兩極,呢啲係咪林鄭口中修復社會撕裂應做嘅政治決定呢?」法院只可從法理角度判一方勝訴,不能有任何政治考慮,政府是控制不了法庭判決,「法庭只可判單邊贏,唔可以雙贏,但做政治工作係可以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