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地郭家又爆爭產!繼3年前郭老太鄺肖卿促成「大和解」,3名兒子郭炳湘、炳江、炳聯各分得家族15%權益,昨日有報章引述消息,指長子炳湘不滿當年安排,讓他先選擇美國三藩市物業,兩名胞弟一年後「睇通全球經濟」,才選擇香港、加拿大物業,其間香港物業升值三成,對他不公,故向法庭「尋求公道」。
記者:黃翹恩
訴訟同時曝光郭氏家族非上市資產規模高達420億元,郭炳湘擬追討差額高達70億元。新地昨日股價造好,單日升1.13%,收報125.2元,市值逾3,626億元。郭家持股26.24%,家族持有上市股份市值逾951億元。
郭氏兄弟不和始自2008年,至2014年1月郭老太提出「大和解」,將新地股份均分予三兄弟,每人獲約6.36%,郭炳湘更正式於今年情人節將該批市值逾200億元的股份轉讓至名下私人公司,豈料半年後又鬧上法院。
當年獲准先揀物業
其實2014年底,郭炳湘曾發放「加料」聲明,率先透露除新地股權外,母親還一併均分家族資產。《星島》昨報道指,當年郭炳湘獲安排先揀選美國三藩市物業,兩名胞弟卻花上一年「有充裕時間看透全球經濟」後,才選擇香港、加拿大物業,令他無法獲得香港物業升值三成的利益。據了解,他感到不公,故向法院「尋求公道」。
管理家族信託的匯豐信託,本月初向信託註冊地澤西島皇家法院尋求指示,是次僅牽涉家族私人資產,包括近300家公司、現金、上市公司股票,以及大量遍佈香港、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的物業,於2014年「大和解」時市值高達420億元。
有熟悉遺產分配、家族信託安排的律師解釋,此案關鍵在於匯豐信託當時有否誤導受益人(三兄弟)如何選擇資產、有否不當地行使其影響力。若無誤導資訊,受益人無權投訴,「資產價值升跌冇人預知,你自己揀,法庭只能判斷當時匯豐有冇偏幫」。
是次訴訟文件同時披露當年「分身家」內情。新地創辦人郭得勝1990年去世前,訂明名下財產55%歸妻子鄺肖卿、三子各得15%。2009年郭老太為三名兒子成立3份信託基金。2011年12月1日,郭老太增設另一份信託,受益人只得郭炳湘兩名兒子基俊、基豪。郭老太所持55%財產,將在身後平均分配予3名兒子及男孫。家族信託資產中,郭炳江、炳聯各佔三分一;郭炳湘佔約六分一;郭基俊、基豪兩兄弟佔約六分一。
對於爭產案內容、會否回港興訟等,郭氏家族、郭炳湘方面均不回應。另外,是次澤西島法院舉行內庭聆訊,但閉門指令只規限境內,香港不受限制。
2008年新地大股東郭家三兄弟鬧不和後,郭炳湘更被踢出董事會,由郭老太親任主席。不久後有人向廉署報案,郭炳江、郭炳聯均捲入許仕仁貪污案,郭炳江2014年底被判監禁5年,郭炳聯則被判無罪釋放。今年6月郭炳江終極上訴失敗,須繼續服刑約2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