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9年 新巴城巴申加價12% 三成過海線貴逾$2 被轟偏高

相隔9年 新巴城巴申加價12% 
三成過海線貴逾$2 被轟偏高

【本報訊】每日乘客量逾100萬人次的新巴及城巴宣佈已向運輸署申請由明年1月起加價,加幅12%。一成半非過海路線加1元或以上,三成過海路線加2元或以上,兩巴指加價是為了紓緩經營成本上升及乘客流失所帶來的壓力。立法會議員批評新巴及城巴近年壞車率上升,加價幅度偏高。
記者:麥志榮

新巴及城巴昨在新聞稿稱,自上次於2008年調整票價,至今已9年,是次新巴及城巴的專營權一,即港島及過海合共約200條巴士路線提出12%車費調整幅度,遠低於根據票價調整機制方程式計算出的28.9%。非過海路線中,八成半加幅低於1元,一成半加幅1元或以上。過海路線七成的加幅低於2元,三成過海路線加幅2元或以上。而城巴專營權二,即機場及北大嶼山路線則暫未有申請加價。
新巴及城巴解釋,過去9年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上升了29.8%,其間新巴及城巴共投放32億元購買1,222輛環保巴士,員工薪酬累積升幅達40%,隧道費開支亦上升了21.3%。但巴士廣告收入最近顯著減少,港鐵港島綫西段及南港島綫先後通車亦令巴士乘客量下降,車費收入減少。
根據運輸署資料,新巴及城巴每日乘客量2014年為113萬人次,2016年下跌至108萬人次,跌幅約5%。

議員指新巴壞車率高

新巴城巴上次申請加價在2008年,當時申請加幅5.8%,但最後只獲批准加2%。運輸署昨表示,審核新巴及城巴加價申請時會考慮公眾接受程度和負擔能力等相關因素,並諮詢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和交通諮詢委員會意見後,才會向行政會議建議,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恒鑌認為,新巴城巴今次加幅偏高,但服務表現未盡完善,近年壞車比率高。新巴城巴加價更可能帶起其他公共事業的加價潮,政府審批必須做好把關工作。
運輸及房屋局較早前公佈各專營巴士去年壞車比率,以新巴最高,平均每百萬行車公里故障宗數達52.6宗,其次是城巴專營權一的31.6宗、第三位則是城巴專營權二的21.3宗、最低是九巴的17.4宗。